第102章 齐桓公的遗憾

嬴政道:“今日,怎么做这吃食了?”

扶苏回道:“雪灾刚过,各县子民安好,才做了甑糕,以求往后也能平安。”

闻言,嬴政已将甑糕分为三块。

殿内的君臣父子三人各一块。

随后李斯又说起了封禅之事。

扶苏道:“周天子上一次登泰山,到现在也有八百年了,这八百年间可还有人再登泰山?”

距离上一次周天子登泰山封禅的天子是那位周成王。

时隔八百年终于又重提泰山封禅的事,并且始皇帝或许是这八百年间,最有资格的一位。

八百年的岁月极为漫长,是整个周王朝到春秋战国,至今一统天下的全部岁月。

换言之,也算是接近一千年了。

对于一个农耕文明来说,一千年的岁月太容易让人们忘记一些事,好就好在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中,还是留下了一些历史的,而这些历史,就是这个农耕文明之所以是文明的证明。

李斯回道:“当年,传闻周穆王西巡见西王母,未奔赴泰山。”

扶苏颔首。

“当年天子周宣王,忙于平定北方与西方的边患,因定戎患,而无法东巡。”

扶苏听得认真。

李斯接着道:“周平王东迁之后,诸侯已对周天子漠视,之后再无周天子重登泰山。”

见父皇还在吃着甑糕,扶苏又问道:“那么当年列国诸公可有登泰山封禅之事?”

李斯又回道:“当年齐桓公想要登临泰山,却被当初的管仲劝住,而当时各地诸侯皆还在,又会因对周天子不敬,担忧各地诸侯讨伐,便作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