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御史递上一卷文书,道:“丞相得知如今的华阴县令不事县内诸事,往后这华阴县的县令一职就交给你了。”
司马欣恭恭敬敬地举起双手,托起这份文书。
御史又道:“这是公子扶苏向丞相请来的文书。”
司马欣再一次行礼道:“臣领命。”
言罢,这个御史策马离开了。
站在原地许久的司马欣忽然笑了,公子没有轻视自己。
司马欣深吸一口又缓缓吐出,心中的不平消失了,他想起了公子交还给自己的那卷书中的种种批注。
司马欣回过身,快步走回了县衙。
在华阴县的大多数县吏眼中,他们觉得此刻的司马欣该是很得意的。
一个从栎阳一步步走出来的司马欣几度就要放弃了,他觉得秦看不到他的恪尽职守,只不过现在公子扶苏看到了。
这是跟随从栎阳就跟随司马欣的县吏们,一直看在眼中且深有体会的。
司马欣回到了县衙内,再一次拿出公子交给自己的一卷书,这卷书上有一些很小的字,这些字就是公子的批注。
往后公子说华阴县应该是什么样,那么以后这个县就该是什么样的。
司马欣吩咐道:“去请几个夫子,给县里的孩子读书,让县里的壮劳力多去垦荒,多建设屋子,村子里的路也该干净一些……”
这位新的县令刚上任就下达了各种要求,好像他要把华阴县也建设得像敬业县一样。
叔孙通去见了公子之后,他回了敬业县的住处。
一位老人家早就等在这里了,叔孙通先是请着这位老人家走入屋内,带着笑容道:“老先生先坐。”
伏生道:“公子答应你了?”
叔孙通颔首。
伏生叹息一声,“唉……”
这一声叹息意味深长,叔孙通道:“老先生是不愿与淳于越之流为伍?”
伏生叹道:“来你这里躲一躲,只求公子扶苏能够收留片刻就好。”
“他们一直反对始皇帝,老朽不想被他们要挟。”
“是因那半斤八两?”
伏生低着头,没言语。
当初两人是一起入秦的,入秦之后看到了不少人,境遇不同,相处的人也不同。
伏生低声道:“本想着老朽也想听听他们的经学,可这些人不说经学。”
在叔孙通的印象中,伏生老先生就是一个书痴,曾借公子扶苏一卷书,他老人家就许久爱不释手。
这样的一个书痴,若是身处淳于越之流中,肯定是受不了的。
看着神色轻松的叔孙通,伏生问道:“你早就看穿了他们的真面目,才会离开?”
叔孙通摆手道:“其实我也什么都没看穿,我只是很喜欢这里。”
伏生望向门外,远处的天空依旧是阴云密布。
叔孙通从门口的水桶中取了水,倒入陶壶中,而后将陶壶放在炉子上,道:“这是这里的规矩,绝对不能喝生水。”
“生水?”
叔孙通再解释道:“就是水一定要煮沸过,才能饮用。”
“为何?”
“我也不知,不过这个村子的孩子都在遵循着公子的规矩,倒是这个村子的孩子很少生病,很少会肚子疼。”
见伏生又沉默了,叔孙通接着道:“老先生就在此地教书吧,公子应允了。”
伏生看着炉子中燃烧的火苗,低声道:“公子似从不与淳于越之流来往。”
叔孙通解释道:“可能是公子不愿意与他们往来。”
伏生正要继续问。
叔孙通打断道:“公子的书房就在隔壁,老先生想要看书尽管去就好。”
“是……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