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苍看了看修渠的进度,还有暗渠里的情况,便坐在驴车上,打算一路去下游的村县。
他正要离开,叔孙通快步跑来,道:“张御史,那祥瑞之事可还有人计较?”
张苍坐在车辕上,一手拿着一卷竹简,回道:“老先生急智,帮了公子与丞相大忙。”
叔孙通长叹道:“没人再计较就好。”
张苍在敬业县留了一个时辰,交代了几句话,就一路朝着洛水河的下游而去。
叔孙通在冷风中回头,一路朝着河渠走去,寒风吹得他的须发飘起,本意上他想问的,岂是祥瑞之事还有人计较?
他是想问,可有儒家子弟非议他叔孙通?
朝野肯定都知道了祥瑞之事,应该会有很多入秦博士议论他叔孙通。
尤其是淳于越其人,多半会认为他叔孙通竟然帮着维护暴秦。
所谓祥瑞龙骨,这种把戏瞒得住寻常人,瞒得住他淳于越吗?
叔孙通阅人无数,见到的人多了,秦廷厉害的人有很多,有李斯,张苍,冯去疾,王贲,蒙恬……
哪怕是王翦老了,始皇帝的秦廷上站着的都是当年留到如今人杰。
有这些人在,秦廷还不会轻易败亡。
他叔孙通的确是因祥瑞龙骨之事,维护秦廷。
说不定那些博士府的博士们,会觉得他叔孙通背弃了他们。
因淳于越这些人总是指责暴秦,其中就有指责暴秦征发劳役无度。
寒风吹着,身上的衣袍正猎猎作响,叔孙通寻到一块干净的大石头,坐在石头上。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主动去维护秦廷,为什么会帮秦廷打掩护。
奖赏这些民夫,声称是喜事。
叔孙通看到了跑来的孩子,他看到了孩子们的笑容。
初到此地,这里的孩子们还长得干瘦,可两年过去了,这些孩子如今长得多么地壮实。
还有这里的人们,他们与外面的人是不同的,当这里的孩子读书之后,叔孙通发现这里的人们眼中有了光。
这里的人接纳他叔孙通,也十分尊敬他叔孙通,这种尊敬不是因他师从孔家,这些村民根本不知道他叔孙通师从何人,他们也不会计较学问高低,他们只是觉得他叔孙通能够给他们的孩子教书,那么叔孙通就一定是个值得他们尊敬的人。
说实话,在内心里,叔孙通觉得自己在这里过得很好,比在孔家或者是在咸阳更好。
他在这里活得比任何地方都要好。
叔孙通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所以当暗渠出了事,他叔孙通甚至都没有多想,就去了咸阳城。
即便是到了咸阳城,叔孙通也是想着去见公子扶苏,还是去见丞相,他都没有想过离开这里,或者是去见淳于越。
因为这里的人们挖了河渠,有了河渠的灌溉让他们的生活更好了,让粮食丰收了。
所以叔孙通愿意维护,从内心里来说叔孙通维护的不是秦廷,而是维护这里的人们,维护他们现在所居住的环境,想让这渠接着挖下去,让他们依旧这样地活着。
只不过这一次,他留下来,并且保护了这里,从此叔孙通觉得他的命运与这片小天地在一起了。
他叔孙通做了大半辈子的孔子门生,哪怕是面对同门的倾轧,他从未觉得当初的自己,有现在这般挺直腰背,能够自信自重地活着。
这种无愧于心的感觉让他叔孙通感觉自己重活了一次。
保护一方乡民安宁,让他们过得更好,难道这还需要审时度势吗?当挺身而出才是。
叔孙通觉得自己变了,这种变化应该与这个县独特的治理方式有关,这个县提倡劳动与创造来获得财富。
“夫子,该讲课了。”
一个稍大些的男孩快步跑来。
见状,叔孙通忙擦了擦眼角,不让这个孩子看出异样,就带着他去讲课了。
临近夜里,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这才回来。
叔孙通与章邯正在对饮。
章邯看着这间屋子道:“这里以前是公子的书房。”
叔孙通抿了一口酒水笑呵呵道:“公子说如有需要老朽可以用这间书房,也能够看这里的书。”
章邯盘腿而坐,双手放在膝盖上,笑着道:“嗯,公子还说在咸阳城吕不韦的旧宅给你留了一间屋子,你是公子扶苏的宾客,你随时可以回咸阳,且仅此你一人。”
油灯的火光照在叔孙通有些醉意地脸上,他低声道:“我见过荀子。”
“荀子?”
叔孙通抬首道:“那时荀子还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老夫当时已拜了孔子,能够与荀子说上几句,原本老夫是不喜荀子的一些见解的,尤其是荀子主张与孔子正相反。”
“老夫学了半辈子的孔子,却什么都学不会,唯独公子所言的墨家兼爱,人该先自爱的,先要保护自己,再去爱天下人,荀子没错,兼爱也没错,都没错,是人变了……”
叔孙通的话语声越来越低,侧靠着一旁的书架,显然是醉倒了。
章邯扶着他老人家侧躺,而后给他老人家盖上外衣与大氅,让他老人家安然睡去。
翌日,叔孙通醒来的时候,天已完全亮堂了,看了看书房外的太阳,好在也没到讲课的时辰。
“夫子,夫子!”
听到屋外的话语声,这话语声应该是读书的孩子,其中一个是狸奴儿。
叔孙通起身打开门,见到了三五个孩子,狸奴儿指着河渠方向,又道:“章邯将军说来了不少民夫,让夫子去一趟。”
酒后刚睡醒有些口干,叔孙通往嘴里灌了两口凉水,这才被孩子们簇拥着来到了河渠边。
章邯走来道:“张苍让各县又征发了五千民夫,用来挖渠,我们县又分到了一千人。”
叔孙通啧舌道:“又一千人呀,这粮食实在是……”
“粮食不用担忧,这些都由朝中出。”
叔孙通迟疑道:“难怪,昨天张苍来这里时满脸忧色。”
章邯重重颔首。
孩子们瞧着一群正在吃着饼的民夫,都是一张张小脸挎着,这又得吃多少粮食呀……
这些孩子并不知道,往后修建河渠就不用敬业县出粮食了。
……
今年的寒冬,风雪来得很早,而且大有一种越来越凶的架势。
接连半个月,张苍奔走十余个县,在洛水河沿线的各县游说,征发了近五万的民夫,前来开垦河渠。
听说还一路奔走,到了洛水河口的宁秦县寻找能够挖渠的民夫。
这张苍为了这条渠,就差一家一户地去跑。
此刻,张苍站在宁秦县的县衙,当初公子就是在这里躲雨,而后去将王翦接了回来。
现在从这里放眼看去,还能见到开阔的平原上,有一队队的民夫正在赶路,他们在一队秦军的带路下,正要去挖河渠。
在此地又停留了两天,张苍写了文书让人送去咸阳。
今天大雪还未停,张苍留在了宁秦县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