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你用嘴研究?

地理、植株退化而渐渐流失。

药材在哪里种植、如何种植、什么品种...都会混乱这个“纯经验体系”。

甚至古人也未必就都是正確的人,时代局限之下,迷信错误、倖存者偏差、祝由之术都是不可避免的,加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一定。

至少以形补形,以色补色,绝对是错误的概念。

最后,“失灵”的情况越来越多,累积的“不確定性”甚至超过了“確定性”,加之古人总结归纳本就带著点模糊抽象,无法锁定有效成分,使得这个体系传承越久,越混沌。

毕竟市面上的中药,无效的恐怕占据了大多数,且相当依赖“医生”的个人能力,甚至依赖药材的进货渠道...这玩意儿没个准头,治病自然是“不灵”的情况居多。

但“青蒿素”、“麻黄硷”、“黄连素”、“人参皂苷”等,却又都是真实存在的。

以前,翟达就清楚“中医”的对立面不是“西医”,而是“现代医学”,毕竟早200

年,西医也是放血、灌肠、催吐三板斧。

只是西方率先走进了“现代医学”,並且一度处於领先地位罢了。

就像你不能因为中国人先发明了“火药”,就把所有热武器称之为“中武”一样。

而现在,翟达觉得也许“现代医学”和“中医”也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互补的,比如刘翰林他们就能清楚的明白,这颗山茱萸的具体作用机制,甚至锁定了有效成分,比古时强太多了。

翟达叫来了王暉,当著他的面也同时对刘翰林说道:“虽然这山茱萸似乎没有副作用,但我还是要明令禁止这种直接吞食的行为.”

刘翰林张了张嘴,翟达直接抬手道:“我知道山茱萸本身就是中药材,我也知道你们只是吃了用不完会浪费的果实,不用再和我强调这一点,我只是希望你们拿出一点专业態度来。”

“作为科研人员,你不能因为中药材”三个字,就什么都用嘴研究,万一下一个东西吃出问题了呢?万一长期服用有別的影响呢?”

两人仿佛霜打的茄子,其实之前心里隱约都有这种顾虑,只是选择性的遗忘了。

如果以“搞农林”来说,確实没有“不准吃”的规则,但搞药物研究,又確实需要严谨,两边没有明確的模糊界限。

今日翟总,算是清晰的划下了道道。

“我知道了会长,您说的对,我首先是一个科研工作者。”

翟达点点头,换了个轻鬆点的表情:“真想吃,研究明白了,確认无副作用,隨便你们吃,当饭吃都行。“

王暉赶紧摆摆:“那倒不是..当饭吃扛不住..”

虽然他老婆很高兴,但终究只是强化,不是不消耗体力。

遭不住...影响工作。

翟达点点头,继续走进大棚视察,决定明天就会让林舒遥给“生物医疗研究所”下发新的管理办法文件。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