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一场听证会將会是终章,商务部將判定研究院一切经营合法合理、不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同时承诺不再干涉“鸿图0s”新版本、新功能在美的投放。
翻译一下就是:麻烦全美用户的新版本给我们送回来...
3、成立“开源安全基金会”,邀请全球 ,共同约束开源开发过程中的安全性,深化名为“mkis”的认证体系,这將成为移动网际网路业內“开源开发”的最主要框架协议。
对应的,“鸿图0s”中止原定的“安全审查协议”,还美企一个公平环境。
4、也是最隱蔽的一条...会有一个参与听证会的议员在一个月內辞职。
是不是所谓的“罪魁祸首”,无从分辨,但也很爽。
估计这个被挑选出来的幸运儿,本就已经惹得美国本土许多人不满,推出来既能当做筹码,又能给自己人泄愤,两全其美。
这些条件,其实也经过了许多轮的交锋,而不是一而就的。
比如其中第三条,就是研究院自己提出的,旨在获得未来移动网际网路开发的“標准制定权”。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软体工具、专利、內核,想要在鸿图生態上被运用,就必须先通过“mkis”標准化许可。
同理,所有使用了研究院开源技术的程序,也必须被打上“mkis”的协议標籤。
这个认证其实並不难,也不收费,更接近一种“广发英雄帖”的感觉,基本对於市面上大部分项目都会认可。
但这种“標准制定权”的价值,不在於研究院“想让谁通过”。
而是在於某一天,它会不会“不想让谁通过”。
在未来,“开源安全基金会”將有机会,隨著研究院自身在软体领域技术积累越来越多,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合作伙伴越来越多,而逐渐扩大化..:
这也是第一次由中国企业主导的“全球软体行业標准组织”,而且依託鸿图生態,约束力很强。
在无数的电波传递中,似乎一切已经接近了尾声。
研究院不再一张接一张打牌了,美国那边也没有议员再跳出来挑畔了,甚至一些媒体採访的时候,那些相关者会直接板著脸道:我对此无可奉告。
好似憋著什么大一样.::
但实际上,早就拉完了。
条件已经谈妥了,胜者得到了应有的战利品。
翟达对於这些条件能否兑现,並不担心,虽然有些东西的时间跨度会比较长。
但想要落实战利品,最有效的保障就是:永远有继续打的勇气和实力。
所以他不怕赖帐。
因为谈判桌上的互相约定,研究院也不能发一个公告,说“我们大贏特贏”,美国那边几家企业,也不可能跳出来承认“是我们搞的鬼,而且我们输了”。
甚至那位即將辞职的议员,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
所以对外界来说,一切都还是未知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