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公告满共不足 。
全网各路媒体分析出来的“稿子”字数,够写半部《校的贴*高手》了。
只是背地里的东西,他们永远也猜不中...
“研究院”依旧在积攒能量中,在风暴中心,安静的做自己的事情。
还是那间会议室里,隨著翟达在这里办公的时间增加,渐渐搬过来的东西也变多了。
会议室角落里堆满了东西,还有一套原本不属於这的咖啡机。
翟达心里是“不慌”的,甚至有一种“终於迎来了这高光时刻”的兴奋感。
但不代表他“不忙”:
连续三天,他工作的压力和时长都陡增,一天朝著十六个小时去了。
抿了一口咖啡,杯子却被林舒遥拿走了,给他换了一杯清水:“翟总,你今天已经喝了五杯咖啡了,喝水吧。”
翟达砸吧了一下嘴:“其实我体质特殊...”
林舒遥不为所动,低头处理自己的工作,嘴上只重复道:“喝水。”
翟达心说这秘书好鸡脖凶啊!
罢了罢了..
此时已经是晚上 ,即便没有被安排应急工作的,也有不少自发的留在了公司。
而且是先打卡下班,再回来工作。
不愿意再拿加班费。
一点小小的默契,却是研究院人发自內心的“共克时艰”决心。
翟达说了两次,但这么多人也管不了,索性让大家用自己的行动,参与到这场“战爭”中。
多年前,在见证过许多事情的“天天凉皮”店,翟达第一次遇见余东来余总的时候,对方就有一番关於“万眾一心最抗风险!”的言论。
再往后,曾经和沈睿老师在金陵火车站,也有一番“你若倒了,大家会一起扶你起来”的说法。
时至今日,翟达远远谈不上倒。
但他身后,確实已经有了“万眾一心”。
会议室又来了好几波人,比较重要的是机核半导体,初步完成了对全链条的风险排查。
牵连美国的高风险项极少,但不是没有,都是一些间接供应商,或者说是供应商的供应商。
举个例子,即便是中国企业供应商,也不排除因为自身供应商的压力,而中止与研究院合作。
不过好在,这样的风险项不是很多,而且一些技术、设备,研究院只是不稀罕做,真要搞断供,分分钟队友变对手,给你摸出一个竞品来。
这就是80%技术人员比例带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