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所谓,研究院和老榆都还在成长,而自建大楼往往是以年为单位。
比如他熟悉的星浪就在京北批了一块地盖总部,前后加起来要盖三年。
陆涛看了半晌,心道这个想法.
还真挺外行的
看似很优美,很有创意,实则建设起来都是坑,造价也高。
除了美观牛逼高大上、独特帅气有风格外,唯一的优点就只有“充分享受倒吊榆树的美”这一条了。
话说会长为啥这么执着于那颗树呢.搬哪里都带着。
陆涛解释道:“环形建筑,会需要弧形钢梁、曲面玻璃、施工难度也更大同样的有效面积,环形的成本会上浮50%以上,且土地利用率也不高、维护费用也会涨。”
翟达摆摆手:
“起步小一点没问题,有多少钱干多少事,之后需要的话再一圈圈扩建,到时候就是一环二环这样的区分,当然,这只是我的设想,要看你这个专业人士判断。”
可以扩建也是这个模式的优点之一,随着老榆继续成长,后期范围半径增加 。
时间、金钱都可以逐渐投放,不需要一步到位。
如果“一环”收着点,可能一年就能搞定?
陆涛摸着下巴想了想:“如果会长坚持按照这个思路,也不是完全无法弄.但还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
翟达双手搭成塔尖,微微前倾:“什么问题。”
“我没有注册建筑师资格证。”
翟达微微后仰,一脸无语。
陆涛尴尬的挠了挠鬓角:
“和装修、搭建艺术装置是两码事,即便是二级建筑师资格,也需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我是个在校生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