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二刘

在考证的期间,刘焯终于露出了锋芒,他几乎是一个人打垮了天下所有的大儒们,说的他们哑口无言,不能力敌,真正的名扬天下,就是师弟刘炫都被他吓了一跳,师兄怎么到了这种地步?

不过,这虽让他扬名天下,却也让他受到了许多人的敌视,被排挤,最终无奈的辞官。

第二次入仕之后,又因为刘炫的缘故,再次被迫辞官。

刘焯跟刘炫一样,在回到家乡之后,便开始广收弟子,他的弟子非常非常的多,比刘炫可要多太多了,毕竟他的名声比刘炫要好太多了。

天下的一些名儒,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都会来跟他求助。

刘炫和刘焯两个人,在才学之上,各有偏重,刘炫因为在地方担任过官职,故而更能将学问与治政联系,想要贯通南北的学说,清除错误的治政理念,制定一个崭新时代的新治理方式。

刘焯没有在地方当官的经验,但是因为苦读,他在天文历法科学等领域更加的突出。

他创造的定气法,已经是走到极致了,可谓是超越时代千年的存在,他甚至精确地计算出了岁差,实测本初子午线等等可谓是强的离谱。

当然,刘炫也不差,这位几乎注释了过去所有的经典,著作是一年写三部,无人能比,他的许多注释都被后人所沿用,影响了新朝代的经学主流思想,开创自由辩经体系,为破除先前的混乱学术思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至于后人感慨:隋朝的大家只有两个,一个刘炫,一个刘焯。

刘炫跟刘焯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刘炫在李渊这里得到重用之后,也想着要拉师兄一把,就向李渊举荐了他,李渊便派人去将刘焯给接过来,甚至派了刘掌事亲自前往。

刘掌事听着刘焯的话,心里颇为欢喜。

这位大儒跟他师弟是真的不一样,刘炫除非是有求于人,不然都是一脸的狂傲,见谁骂谁,不怎么把别人放在眼里,从他嘴里是听不到什么好话的。

而这位刘公,明显就更知礼,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

这真的一点都不像是师兄弟,都不像是好友。

刘掌事暗自为这位刘公感到不值,结交了那么一个朋友,相处起来应该是很不好受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