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淑说要去看什么,他就带着赵元淑去看什么,赵元淑说要举办宴会,他就找人给赵元淑办宴会,反正赵元淑想刻意找茬,都找不出他的问题来。
赵元淑一如往常,先是查看了今年的春种文书,而后他忽然提出,想要去城外看看耕地和农夫。
王赞务毫不迟疑的答应了他。
而后,在一大批乡兵的保护下,他们浩浩荡荡的出了城。
王赞务就紧紧跟在赵元淑的身边,为他介绍各地的情况。
赵元淑看似漫无目的,就这么一路前进,终于是来到了一处村庄。
刚来到村庄,王赞务就派人过去告知,很快,这里的里长和保长等人就带着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前来拜见了。
赵元淑下了马,笑呵呵的与他们询问农桑的情况。
“今年的春种颇为顺利,官府给的农具也足够”
里长率先开口,而后,其余那几个农夫也是赶忙上前回答各类的问题。
他们可谓是对答如流。
赵元淑忽问道:“本地的太守如何?”
“不曾见过,不过城内的官员们都是恪尽职守”
赵元淑忽看向了一旁的满脸笑容的王赞务,“王赞务,这里的农夫可真是非同凡响啊,目不识丁之人,却是能对答如流,问什么都能回答的那么得体,就像是有人提前教过一般。”
王赞务脸色肃穆,“当今圣人治世,就是愚钝的农夫都受到了教化,知道了许多道理。”
听王赞务提起圣人,赵元淑也赶忙正色,他点着头,“你说的很对!”
“当今圣人重教化,这是古代的贤君都比不上的。”
王赞务也即刻说道:“圣人设立进士科,大修孔庙,整理典籍,收集藏书,这是何等的成就啊!”
赵元淑赶忙附和。
随后,赵元淑又提出去其他地方去看,王赞务也不反对,带着他去了不少地方,可无论赵元淑到什么地方,都有人在等着他,而且,无论赵元淑怎么问,对方都是对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