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火力全开,奔赴戛纳

除了还未谈妥版权的欧洲及其他地区外,中日韩、港台东南亚、北美的营销工作联袂开启,一场精心策划的全球性文化攻势悄然启动。

这一次的规模之大、流程之复杂、准备之精细,显然又要成为内地、亚洲乃至全世界电影营销的范式!

《球状闪电》的全球营销目标很简单:

在《阿凡达》所引发的全球特效狂热之后,为这部纯粹的“中国硬核科幻”巨制《球状闪电》开辟一条独特的道路,不仅要征服本土市场,更要将其深邃的东方科幻哲学与美学,尝试植入北美、日韩等成熟市场的心脏地带。

在中美两地问界、迪士尼、米拉麦克斯团队的合作下,整个营销战役将要历时近三个月,划分为环环相扣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叫做“叩问未知”,核心目标是摒弃传统科幻大片强调视觉奇观的套路,转而建立一种高深、神秘且充满哲学思辨的初始印象。

4月 “先导预告片”成为了引爆点。

这支六十秒的短片没有一句人物对白,开场是漆黑的屏幕与一行优雅的白色字幕,以庄重的仪式感依次呈现:

“from lu, academy award-winning director, two-time golden bear laureate, golden lion recipient, and mastermind of the beijing olympics opening ceremony……”

“来自路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两度柏林金熊得主、威尼斯金狮获得者、北平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这段极具分量的介绍,不仅是对其艺术成就的概括,更是一种品质的承诺。

随即画面亮起,呈现的并非宏大的太空场景,而是极具质感的微观世界:

一滴水珠在超高速摄影下呈现出宇宙般复杂的折射光斑,精密仪器上的数值疯狂跳动,一张被烧焦的象棋棋盘纹理清晰可见,刘慈心原著中描写球状闪电袭击的段落以手写体的形式逐句浮现。

周讯饰演的林云只有一个短暂的侧影回眸,眼神中混合着冷静、狂热与难以言喻的执著。

预告片的高潮是一个无法看清具体形态、仿佛由纯粹能量构成的球状光晕,以违反物理直觉的方式划过屏幕,伴随一声撕裂般的玻璃碎裂音效,一切归于寂静,最终打出片名与暑期档上映日期。

国内的线上、线下媒体活力全开,微博的开机报头被《球状闪电》的抽象光影海报占据,话题“#路宽球状闪电#”空降热搜第一,并持续霸榜超过 ;

问界视频网站的全站弹窗确保每一位登录用户都能看到这则预告;

分众传媒则调动全国数百万块楼宇广告屏,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写字楼、公寓电梯间,实现了一天十多次的高频次轮播。

在北美,合作方迪士尼与米拉麦克斯将其精准投放在mytube的影视频道首页,并联系了《综艺》和《好莱坞报道者》等权威媒体进行首发报道。

而路宽隐性控制的twitter平台,则成为了全球舆论的引导引擎,通过算法精准推送,话题“#theunseeniscoming”(无形之物,即将降临)被优先展示给全球范围内的科幻迷、科技从业者、物理学爱好者以及艺术电影爱好者的时间线,营造出一种“圈内人必看”的初始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the unseen is coming(无形之物,即将降临)”是影片的全球主口号,所有海报和营销软文必提的所在。

除此之外,还有副口号:“a new force of nature. a new era of sci-fi.”

意为自然新伟力,科幻新纪元。

区域合作方面,盟友的力量也被充分发挥。

在日苯,东宝株式会社在其位于东京涩谷、新宿、大阪心斋桥等核心地带的院线大厅,张贴了极具设计感的概念海报——

海报上没有任何角色形象,仅有一个朦胧的、仿佛透过毛玻璃看到的球状光影,下方是路宽获得的金熊、金狮和奥斯卡小金人标志,以及“东宝公开”的字样,极简的风格充满了日式美学中的“间”与“留白”韵味。

东宝还主动联系了日苯最大的网络论坛2ch的影视版块版主,引导发起了关于“路宽大师继奥运会后首部作品将如何重新定义科幻”的深度讨论帖;

在韩国,盟友希杰娱乐则利用其强大的娱乐资源,在旗下王牌音乐打榜节目《m! countdown》的广告黄金时段,插播了这支预告片,确保了它能触达最广泛的年轻观众群体。

同时,cj旗下的有线电视台tvn的《电影漫谈》节目,制作了一期专题,将路宽誉为“亚洲的下一个黑泽明”,详细回顾了他的艺术成就,为影片在韩国的接受度奠定了高端基调。

港台地区则通过问界视频的当地分站,以及与鹰皇控制的本地媒体的合作,重点突出路宽作为“华人之光”的巅峰地位,将影片宣传为“华人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但因为前段时间的网络大论战,港台地区的宣传在有心人的对抗下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至此,一直到整个四月结束,《球状闪电》已经成功地在一批核心受众心中种下了一颗充满好奇的种子,它不是喧嚣的宣告,而是一次深沉的低语,邀请人们共同探索那“不可见”的奥秘。

……

四月的营销主题叫做“叩问未知”,五月的主题则直接大喇喇地打出了“东方科幻美学”的旗号。

在问界团队为5月 。

这一阶段的使命是将四月的神秘感转化为具体的认知,深度解析影片的硬核科学设定、独特的东方哲学思辨以及路宽着力打造的视觉美学体系。

5月1号国际劳动节当天,饱受期待的正式预告片全球发布,和刻意“谜语人”的先导片不同,这部长达两分三十秒首次揭示了完整的故事脉络。

预告片以陈光童年的悲剧性开场,迅速过渡到军方的介入,以及“宏聚变”理论所带来的巨大可能性与威胁,台词精炼而富有冲击力:

“它,不是闪电,是一种状态。当我们观察它时,它才存在。”

而周讯饰演的林云的台词“我将归来,化身千万”,则将她那种为科学理想与国家使命不惜牺牲一切的复杂人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东方集体主义下的悲剧英雄色彩。

视觉上,预告片重点展示了路宽与团队创造的“双极色域撕裂银幕”效果:

冷峻的蓝调理性世界与炽热的红调情感、牺牲场面形成强烈对比,这种色彩运用被提炼为“情感三原色”,红色是激情和牺牲,蓝色是忧郁和理性,黄色是希望与纯真。

与之配套发布的是一系列极具艺术感的角色海报,每一张都对应一种颜色,并展现了角色在“常态”与面临“量子态”冲击下的双重状态,周讯的海报尤其引人注目,一面是冰山般的冷静科学家,另一面则是眼含狂热、仿佛要与造物主对话的“科学殉道者”。

5月9号,《球状闪电》剧组启程前往法国戛纳。

与此同时,一场名为“路的东方科幻”的全球线上大师课系列在问界视频和mytube重磅上线。

第一讲,路宽与小说作者刘慈心在北平一家古色古香的书馆内对谈,主题是“从《球状闪电》看中国科幻的浪漫与理性”,深入探讨了如何将东方式的宏大叙事与严谨的科学逻辑相结合。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