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你活着,我才活着(为蒙奇奇大佬加

手持跟拍让画面略有晃动,两人一前一后快步穿过光线昏暗的走廊,脚步的匆忙泄露着心事的沉重。

楼梯拐角处相对僻静,老三深吸一口气,试图掌握主动权:“你先说说,听常芳说我得了什么病?”,嘴角甚至勾起一丝强装的戏谑。

静秋的防线瞬间崩溃,眼泪汹涌而出,哽咽道:“她说……是白血病……”

老三像是听到一个荒谬笑话,夸张地摇头摆手,声音刻意洪亮:“什么白血病黑血病的?我就是有点感冒低烧,抵抗力不行!常芳懂啥?”

他凑近一步:“你想啊,要真是白血病,这小破县医院能治吗?”

镜头在两人脸庞间快速切换,老三故作自信的表演放大面部表情,和静秋含泪的审视交织。

男子拉起静秋的手,作势要走:“不信?现在就带你去问内科大夫!”

“不用去了……”静秋猛地拽住他的手,阻止他夸张的求证,“……我信。”

她不敢去,不敢面对,就像面对母亲棒打鸳鸯时的一言不发。

双人特写中,老三眼中复杂情绪汹涌——心疼、愧疚、如释重负的侥幸;

静秋的泪眼中交织着恐惧与固执的温柔。

这时候的扮演者小刘已经知道有了身孕,此刻的她完全代入了现实中的自己,把对爱人罹患疾病的恐惧和逃避表达地淋漓尽致。

静秋终于迈出了倔强的一步:“我请了三天假,我说去校办农场劳动,他们信了,我留下陪你。”

老三被她这副“不管不顾”的模样弄得又气又急又心疼,语气陡然严厉:“你太幼稚了!这会毁了你前途的!”

静秋像磐石般钉在原地,昂着头,迎着他“生气”的目光:“我要在这里陪你。”

“这是医院!晚上你住哪儿啊?”老三环顾简陋冰冷的环境,焦虑不已。

静秋目光扫过楼道尽头简陋的长椅,竟带着点天真的笃定:“那儿不是有椅子吗?”

“你太胡闹了,你妈妈会生气的。”

“我就胡闹了!”静秋对名为母亲、实为时代压迫的反抗倏然间爆发了!

“你不是总说我胆小,不敢犯错误吗?这次我就犯一次错误给你看!”

镜头缓缓拉远,将两人定格在这充满火药味又饱含亲昵气息的对峙瞬间。

静秋最终还是未能如愿,严厉的护士将她“送”出了医院大门。

医院墨绿色的木质大门在静秋身后沉重地合上,“吱呀”一声切割了内外的世界。

静秋背对紧闭的医院大门,站在冰冷的月色下,身影被门框切割得格外孤寂,像一个被放逐的符号。

她原地僵硬地站了片刻,仿佛耗尽全身力气才吸了一口气,随后一屁股重重地坐在了大门前的石阶上。

粗糙的石面透过薄薄的裤料传递着刺骨的冰凉,但她浑然不觉。

几乎是坐下的同时,静秋猛地扭头望向三楼的某个窗口。

在那里,老三的身影清晰地映在窗格上。

镜头中的广角双人构图叫人动容,他努力撑起一个苍白的笑容,朝着女孩的方向轻轻挥了挥手。

那动作微弱得几乎是在用指尖摩擦玻璃,无声地示意她:

看见你了。

静秋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她立刻挺直脊背,飞快地、幅度很大地朝窗口摆手,嘴唇无声地开合,焦急地做出口型:“回——去——!”

她甚至焦急地用脚尖跺了两下冰冷的台阶。

仰角镜头从静秋的角度看去,老三被狭小的窗框框住,仿佛身处另一个遥远、封闭的世界。

种种暗示,已经叫除了原著作者艾米之外的其他女影迷们开始抽泣了。

井甜、兵兵、周讯等今天来捧场的女星看着画面中这个顶着路宽的脸的老三,却仿佛是看着另一个世界的来客。

而这种感觉,获悉他心底最深处秘密的小刘已经早早就感受过。

老三脸上的笑容加深了,透着一股安抚的温暖,但身体却纹丝不动。

他仿佛生了根般定在窗口,贪婪地望着石阶上那个小小的人影,像是在汲取生命中最后的暖意和力量。

静秋跺脚的焦急动作让他眼眶微微发热,但他只是笑着,轻轻摇头,用目光告诉她:

让我再看看你。

许久,窗框重新被黑暗和病房单一的光源填满。

静秋盯着那重新变得空荡的窗口,紧绷的肩膀骤然松懈下来,如释重负中裹挟着巨大的失落。

她无力地将身体向后挪了挪,将整个瘦削的脊背倚靠在医院冰冷粗糙的门墙上,像一片被秋风吹落的叶子。

此刻的少女并不知晓,老三其实一直站在窗帘后面看她,直到月色吝啬地泼洒在静秋身上,勾勒出她蜷缩时嶙峋的肩胛骨曲线,单薄得像一张纸。

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楼下那个在秋夜里蜷缩守护的身影,变得更加朦胧而遥远。

银幕中演员路宽的精湛演技叫人动容,一段长达两分钟的无声长镜头,把这种恋人间无奈分开的悲恸诠释得极具冲击力。

至少静秋的扮演者自己、连同身边的母亲刘晓丽都已经默默流下泪来。

刘伊妃想到了彼时真实世界中的自己,这段感情从来不是谁施舍的,也经历过无数艰难的选择。

银幕外的黑暗里,啜泣声逐渐蔓延开来。

这跨越时空的深情凝望与咫尺天涯的守护,像一根柔软的针,精准地刺入了今日观众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全国首映的情人节这一晚,情侣们依偎在一处。

他们拥有静秋和老三难以想象的便利,指尖轻点就能视频通话,思念如潮时可以秒发信息,距离不再是阻隔信息的鸿沟。

然而,恍然间回神,望着那个在冰冷石阶上、仅凭一扇窗确认彼此存在的静秋和老三,一种复杂而强烈的羡慕感却在心底油然而生。

那被医院院墙隔开的不止是两个人,更是两个单线传输、毫无杂质的灵魂。

台下的人擦着被路宽无声哭泣引出的眼泪,望着手机屏幕闪烁的光,默然感慨:

工具拉近了一切距离,独独稀释了那份需要时间和障碍去沉淀、去确认的最初的心动与守候。

那种连“想你”二字都觉得过于直白、只能付诸行动的厚重深情,在现代喧嚣与便利的洪流中,渐渐成为绝唱。

影片至此,包括张一谋、路宽等主创的艺术目标已经完全实现,他们真正地把一份纯净到一丝杂质都没有的爱情放在了观众面前。

它是真实的吗?

没有在那个年代生活的人不会懂,但不妨碍所有人对真善美的向往。

但包括井甜在内的观影者们都知道,剩余的三十分钟,最残酷的结局也即将来到了。

翌日一早,老三强势地带着静秋上街去采买洗漱用品。

“我昨天求了高护士借了宿舍,今天你必须睡到床上。”

静秋笑容甜美地点头,没有再反对。

她虽然不确定老三的病情究竟如何,但已不忍再拒绝他的一切要求。

少女在心里暗暗下了一个决心。

镜头切换,县城的供销社布店,午后光线浑浊,空气中弥漫着布和灰尘的味道。

老三领着静秋走近柜台。老三的目光在布匹间搜寻,最终落在一卷色泽夺目的红布上。

“给你做件衣服吧,你说的那个山楂树如果开红,应该就是这种颜色。”

静秋愕然地看着他,带着银幕前的观众都一同陷入沉思。

所有人都深切记得影片开头,老三是怎么鼓励静秋“实事求是”地用自己的笔触画出正常的白色山楂。

为什么现在又愿意相信山楂确实可以开出红色了?

银幕上的画面有一秒不到的停顿,却给了很多人重重一锤。

张一谋在此处安排老三这句从“实事求是”到“渴望奇迹”的心理转变,是极其剧烈而哀伤的。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山楂树开白才是自然规律,但现在,得知病情的他内心深处理性地接受着“凋零”(白),情感上却无比抗拒,渴望看到一个不同的结局,一个象征生命、活力、突破常规的红色奇迹。

这朵想象中或政治宣传里的“红”,不再是谎言,而成为了他潜意识里对生存、对与静秋未来可能性的最后一点渺茫希望。

他想“看”到这朵红,就如同想看到自己生命的奇迹,看到病魔并非不可战胜。

因为他舍不得眼前的女孩。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简单无比的台词,极大地强化了人物的悲剧感,也预兆了结局的必然,同时以一种极端矛盾又感人至深的方式,再次诠释了影片所追求的“史上最纯净的爱情”主题——

这份纯净,即使在面临生命消逝的巨大阴影时,依然闪耀着对美好和希望的不屈向往。

静秋穿着她那件标志性的、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看到红布的瞬间,她的眼睛亮了一下,像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涟漪。

“会不会太艳了?”

“不艳!你穿好看。”他的目光胶着在她脸上,带着希冀,也带着对她长久压抑青春光彩的怜惜。

“你不要老穿蓝色的,跟别人一样。”

小刘标志性的梨涡盛满了爱意,她像是被红布的温度烫到,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你说好看就行……”

片刻,才补了一句实用主义的安排,声音恢复了点活力:“我让魏红帮我做,她家有缝纫机。”

老三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脸上漾开温暖的笑意,又马不停蹄地带她来到照相馆。

机会可贵,余下的时间不多了,他要把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做完。

静秋亦不多问,两人并排端坐在长条木凳上,身体僵硬得像两尊木头人,中间隔着一条刻意的“三八线”。

他们的表情都绷得紧紧的,眼神直视前方空洞处,似乎直视镜头本身就会带来某种危险。

照相师傅从蒙着黑布的木匣子相机后探出头来,操着职业化的口吻指挥:“男同志向女同志靠近点儿!”

老三像是得到许可,身体缓慢地、极其谨慎地往静秋那边挪动了一寸,清晰地感受到了肩膀相贴传来的热力。

“再近!”

老三深吸一口气,像在执行重大任务,又大幅度地挪了一下,轻轻贴上了静秋僵硬的胳膊,几乎能感觉到她布料下微凉的皮肤和绷紧的肌肉。

距离算是合格,但照相师傅对他们的表情犹自不满意: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友谊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照相机“咔嚓咔嚓”地响。

一张正常的照片后,框内两个衣着朴素、表情僵硬的年轻人商量了一句,翻了个共同白眼!

大师傅“诶诶诶”的惊奇声响起,老三率先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静秋看到他笑,紧绷的神经彻底松弛,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露出了影片中罕见的、毫无负担的明媚笑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