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洗衣机:让子弹飞一会儿

二是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竞争埋线,率先建立优势基础。

至于给《阿凡达》创造有利的播放和营销条件,是否和他电影工业化的目标,以及中国电影出海的宏愿相违背?

完全不搭噶。

这就像在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是否应该拒绝特斯拉在魔都的工厂设立是一个概念。

首先《阿凡达》的肆虐是完全不可阻挡的。

其次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像他一样深入学习、甚至要派郭帆和陆洋去剧组进修,再进一步提高补天映画的特效能力。

并且在《阿凡达》之后的五一档期,用《球状闪电》去“收复失地”。

但网友和老百姓很难有这样的眼界和认知,再加上一直有敌对势力的煽风点火,楠方的鼓吹躁动,很快网络上就出现了把他打成“带路党”的论调。

《楠方都市报》特刊:

《技术垄断下的文化殖民:评问界嘉禾与〈阿凡达〉的卖国式合作》。

路宽以学习好莱坞特效为幌子,实则为北美资本铺就文化入侵的虹吸管道。

当未来的《阿凡达》独占imax银幕时,中国观众被迫接受的是技术霸权下的审美驯化,这与其鼓吹的“电影工业化”背道而驰,恰似清末买办以洋枪队剿杀义和团。

当卡梅隆团队带着4k摄影机进驻嘉禾时,中国导演连胶片都要仰人鼻息,这与 《金陵条约》划定通商口岸有何区别?

从《历史的天空》到imax放映权,路宽完美演绎了“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戏码。

当他未来带着一种子公司在纳斯达克敲钟时,脚下踩着的正是被好莱坞技术标准碾碎的中国电影尊严,所谓产业布局,不过是新自由主义裹挟下的文化献祭。

特刊下方的网友评论无数,不过因为路老板历来的“打脸”特性,以及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端正立场,楠方的节奏带得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对家雇佣和自发质疑他“引狼入室”的声音有,但自发为他辩解的声音也很大。

即便后者暂时也无法理解他这种做法的目的何在,只是出自对这个人的信任和热爱。

“首先《阿凡达》是中影引进的,其次才有问界和福克斯、卡梅隆的合作模式,搞清楚先后主次好不好?要骂就去骂中影。”

“洗衣机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楠方的论调就完全是闭关锁国,这是格局的差距,不必多谈。”

“楠方,我踏马去你们报社看一看,但凡有一辆日苯车、美国车,你们就是民族罪人,就是资敌。这样的论调成立否?”

路宽的头号粉丝影评人周黎明发文:

楠方将问界与《阿凡达》的合作斥为“文化殖民”,实则是以封闭心态误读全球化电影工业的本质。

此举非但不是“引狼入室”,反而是中国电影产业与国际接轨的战略性破局。

技术共享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中国电影若想摆脱“作坊式生产”,必须直面好莱坞的工业体系。

卡梅隆团队的4k/imax技术代表着当前电影制作的最高标准,问界通过合作获得技术授权与人员培训机会,实则是以市场换时间的务实策略。

所谓“审美驯化”的指控,本质是对观众选择权的蔑视。

中国观众早已通过《泰坦尼克号》、《指环王》等片建立全球化视野,其审美判断力远超某些阴谋论者的想象。

路导的“师夷长技”逻辑——以《阿凡达》培育高端市场、再以《球状闪电》实现技术反哺,正是用好莱坞弹药攻占好莱坞阵地的智慧。

若中国导演连与顶尖团队同台竞技的勇气都没有,所谓“文化输出”不过是空中楼阁。

。。。

随后是燕大学者戴锦华、“路吹”胡锡近等人的渐次声援,东风压倒西风,楠方的论调一时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楠方唯一的优势就是影响它的纸媒受众了,毕竟纸媒没有可供即时讨论、辩论、证伪的余地。

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确实是消灭舆论集权的工具,只不过最后还是会被资本把控,甚至更可怕。

只看执刀的人是谁罢了。

元旦晚是上影、鹰皇、问界合资的《让子弹飞》的首映仪式,地点在问界嘉禾的国贸店,也是目前北平唯一一家拥有imax厅的高端影院。

只是在白天这一份问界和福克斯的合作协议流出后,国内其他院线应当都会仔细分析研判以后的趋势。

毕竟无论是是敌是友,大家对于路老板的前瞻性和行业远见是无可指摘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模仿者了。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屠龙少年这个新外号挺酷的。”刘伊妃在车上翻着手机wap浏览信息,打趣身边的男子。

“不过外号取晚了,再过两三年你就三十岁了,应该是屠龙中年。”

“是不是呀,阿加西(大叔)~~~”小刘搂着丈夫的手臂撒娇,瓷白的脸颊泛着孕期特有的红晕,声音腻歪地像要滴出水来。

洗衣机看得食指大动,但也只能脑子里动一动:“看来你最近韩剧阅片量很高啊,常用词汇都学会了。”

“不得不说,确实吸引人,那种你明知道很狗血但仍旧放不下的吸引人。”

刘伊妃笑道:“国内的编剧可以研究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要把我们的文化元素都拿回来。”

“特别是现在流行的大叔型角色,蛮有意思的。”

路宽点头:“金融危机对韩国影响很大,大叔文化流行,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社会裂变下的文化重构。”

“以前都是车祸癌症、样男子,现在韩剧的观影主力女性,对这类剧情和形象比较脱敏了,特别是生活质量下降后,需要一个温柔、包容,又有经济实力的大叔给她们意淫。”

在金融危机中,棒子的汇率在半年内贬值幅度超过42.6%,股市下跌了61.4%,短期资本外逃规模达 。

流行文化和影视文化,也是依托社会现实进行创作的,这也催生了大叔文化的流行。

韩国女人看着早出晚归却赚不回来几个子儿的丈夫,需要一些心灵慰藉。

刘伊妃嗤笑:“好难听,什么意淫!”

“文化作品的功能之一,并不可耻。”路宽笑道:“韩剧里有大叔,其实我们的影视作品里也有,不过比较隐晦,还和权力伴生。”

“有吗?我怎么没看过。”

“就是乐视文化煤老板投拍的《蜗居》,你应该没看过,改编自作家六六的同名小说, 。”

路宽笑道:“我现在这么跟你描述——里面有一对‘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小情侣,后来女孩耐不住高昂和房价和清贫,和一位成熟稳重、儒雅多金的大叔在一起了,后者是高官大秘。”

“你猜这部电视剧拍出来,是喜欢帅气穷酸的青梅竹马男友小贝的多,还是喜欢这个典型的大叔形象的角色多?”

他所说的就是国产剧中的“大叔”,也即张嘉译扮演的宋思明,原型是魔都某大秘。

刘伊妃撇嘴道:“据你所述的故事,这个女孩的做派不是很符合普世价值观啊,想必电视剧里会很多笔墨写她的挣扎吧。”

近来疯狂看剧的准妈妈想了一会儿,摇头道:“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这种现实向的电视剧,里面的人都很难叫人喜欢得起来,不是太苦,就是太坏。”

路宽笑道:“电视剧还没拍,不过我可以下个结论,这个男主小贝会是最不受欢迎的角色,而大叔宋思明男女通杀。”

“为什么?年轻的男观众应该会对痛失所爱的小贝很同情啊?”

“现实的压力太大了,房价的压力也太大了。”路老板解释道:“整部电视剧你如果叫他们去代入小贝,那真的是看着自己头上绿油油,还无能为力。”

“但是代入宋思明就不一样了啊?男人幻想自己有权有财,女人狠命得往自己身上扑,还给自己生孩子。”

“女人呢?就像我刚刚讲的韩国女观众一样,谁不希望有个能提供安全感的恋爱对象呢?面对现实,所有人都需要精神寄托。”

事实也是如此,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张嘉译的大叔形象也逐渐确立。

只不过电视剧的价值观导向很成问题,不少女性观众高呼:

宋思明“太男人了”、“有情有义”,甚至有人说“如果我是海藻,也难以抗拒”、“当小三也值了”。

大叔文化,这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反应。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