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练了多久了?”
从不想知道名字,到liu,再到孩子,这感情递进得够快的。
“嗯。。。基本功练了四年多,这两年一直在演电影,锻炼的频率不高。”
梅尔辛满意地点头,冯远争当初也就练了不到三年。
看了硬件还想看看软件,老太太牵着小刘的手站到客厅的空旷处,又示意一旁看戏的路宽:
“先生,请你去把门窗关紧,不要冻到她。”
“诶!好!”路老板屁颠屁颠地就去了,一点也不在意自己的名字还不曾被知晓。
正如他所说的,自己能在表演上能教给刘伊妃的越来越少了,是时候去接触一下其他表演流派也好、再精研格式训练法也罢。
梅尔辛是格洛托夫斯基的亲传弟子,还有比她更好的老师吗?
“来,背一段莎士比亚。”
刘伊妃对待表演很认真,清了清嗓子,音色透亮:“活着还是去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
“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
戏痴老太太在她的头顶、枕骨、下肋、胸口和腹部拿手指轻轻感受着,检查她共鸣腔的发声情况。
几乎完美。
这是路宽当年首要规训她的表演缺陷。
梅尔辛脸上喜色愈重,接连又测试了刘伊妃的柔韧性、面部肌肉的控制能力等等,这才紧紧地握着他的手。
“liu,你是个好苗子。”
小刘喜上眉梢,得意地朝洗衣机挑挑眉,原来我刘小驴是个天才啊!
这个死洗衣机竟然骗了我这么多年!
路宽看着老太太狂热的表情,知道女友的“天灵根”体质生效了。
小刘的身体素质如何,身体各部位的胯、腰、腿部力量如何,还有比他这个男朋友更了解的吗?
无数个夜晚,那长腿如枪,那柳腰如刀。。。
梅尔辛没什么看电影的心思了,她感慨道:“我当初让争留在德国,就是想他继承我的衣钵,去探究斯坦尼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刘伊妃惊讶道:“我研究过中外的表演学术理论,似乎只有前两个阶段。”
关于斯坦尼的表演理论,内容纷繁复杂不便赘述。
简言之,在以斯坦尼为核心各表演流派中,第一阶段叫做感知要素,就是无实物表演、演员的信念感、情绪回溯等等演员的基础技能。
第二阶段叫做行动要素,目的是让演员构建最高任务和贯穿动作,就像刘伊妃写张纯如的人物小传,这个角色在每一段剧情中的最高任务是什么,有什么贯穿工作可以链接情绪。
现在世界知名的各大表演流派中,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刘易斯等顶级方法派男演员,就属于第一阶段的斯坦尼。
他们对第一阶段的感知要素训练进行深化,强化了放松、情绪记忆和情感替代。
而梅丽尔·斯特里普、凯特·布兰切特、费雯丽等女星都是体验派的代表,她们则属于斯坦尼的第二阶段。
那格洛托夫斯基这样,以开发演员身体潜能为主的表演流派呢?
这就是梅尔辛要讲的斯坦尼的第三阶段。
“斯坦尼在 ,也不是所有演员有丰富的生活体验。”
“无论是方法派还是体验派都帮不了他们,那怎么让这些天赋不够、或者生活经历不丰富的演员通过表演训练成才呢?”
刘伊妃听得一愣,刚刚被宗门长老夸赞的欣喜被浇了一盆冷水。
这说的不就是我嘛!
老太太继续解释:“所以斯坦尼打算从格式化的、利于教学、训练的形体动作出发,通过外部动作来带动内心的情感,去追求演员情感世界内外的统一。”
“但他那时候已经 ,没有再继续探究的时间和精力。”
梅尔辛握着刘伊妃的手:“我叫争留在德国,本来是想叫他跟我一起研究斯坦尼的第三阶段,把我们这个学派发扬光大,只可惜。。。”
小刘疑惑道:“现在全世界有关于第三阶段的研究成果吗?”
“没有,否则如你所说,你也不会不清楚了。”
“我三次到亚洲去,学习了你们的京剧和昆曲,在日苯学习了能剧,在印度学习了瑜伽,这些都是能够锻炼演员身体能力的手段,可惜至今没有什么成果。”
她叹了口气,摇着轮椅回到书房,抱着一大摞文稿堆放在dvd碟机旁。
“这些都是我这么多年的研究成果,但格洛托夫斯基实在太苦了,没有几个人能坚持得下去。”
“现在的话剧演员也越来越少,柏林的剧场都关了不少,电影院倒是越开越多。”
“孩子,我老了,再也做不了老师了,你愿不愿意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继续把格洛托夫斯基研究下去?”
梅尔辛枯瘦的手指紧紧按在那摞发黄的手稿上,灰蓝色的虹膜像是暴风雨前的海面,翻涌着将毕生心血托付前的最后希冀。
刘伊妃心里很为难,不过她没有询问男友的意见,选择实话实说:“对不起,我其实也是只想做演员。”
“对这些表演理论的研究,也只是为了继续提高自己的演技,梅尔辛女士。。。”
老太太洒然一笑,似乎对这样的回答已经听过无数次。
“没关系。”
她像是柏林风雪里凋零的枯枝,让人看起来似乎停留在了上个世纪。
“你还是拿去吧,我的学生们几乎没有再从事这个行业的了。”
“你拿回去,如果感兴趣就继续研究,如果不感兴趣就把它交给争,也算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