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冷笑着点头:“你尽管说!”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林思成点点头,拿起了人偶。见他真要说道说道,附近的摊贩全围了上来。
不夸张:就这地方,每天吵架的没一百场也有八九十场,我说这是真的,你说这是假的,吵着吵着,干起来的也不少,他们早都不爱看了。
也不乏起哄架秧子,搁这儿打赌的,气性上来,当场把东西砸了的也不少见。但像今天这么稀奇的,还真就是第一次见?
尸油,听过没有?
当然,吃瓜归吃瓜,心底里,他们还是觉得这小年轻的胜算不大:李破烂(摊主)这摊上真东西确实没几件,但这人偶却是为数不多的真物件当中的一件。
虽然没明代那么老,但至少也是清中左右的东西。被香烛熏过的痕迹那么重,供在庙里绝不止一年两年。
要说烟气重一点,那无可厚菲,但要说尸油,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
一群摊贩议论纷纷,游客也越聚越多,不大的功夫,就把小摊围了个水泄不通。
景泽阳灵机一动,凑近了一点,拿着手机拍。
他是怕摊主反悔不认账,其次,万一真要打起来,也能留个证据。
许琴和唐南雁却有些担忧:老话说的好,隔行如隔山。
如果是玉器,以林思成在培训时表现出的专业能力,自然是手到擒来。
他还爱研究什么拳谱,想来也懂一点儿古籍和字画。但这是瓷器,而且是相对冷门的神像?
唐南雁想了想,看了看景泽阳:“景泽阳,你要不要找找人?”
找谁,言文镜?
快算了吧,上当上一次就够了:上次就是找他帮忙,就落了点屁大的人情,结果让林思成好一顿忙活,又是备课件,又是培训。
虽然前后就两天,但用这时间来潘家园,林思成得捡多少漏?
而且这还不算完:看唐南雁那领导,直接把林思成当免费的刷题机,问个不停。这也就是林思成,换成自个,早不耐烦了……
暗忖间,景泽阳摇了摇头:“你要为林表弟好,就别找言哥,那就是二皮脸,看林表弟好说话,逮着一只羊往死里薅,你找他还不如直接打110……
你要心疼林表弟,觉得这摊主太可恶,就通知这片儿的派出所,让他们过来处理。都不用你和许科长特意打招呼,公事公办就行:相信我,这狗日的这人偶绝对有事,不然林表弟不会这么说……”
唐南雁怔了一下,脸上的表情极不自然:“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会不会说话?”
什么叫作“我心疼林表弟”?
景泽阳就是顺嘴一说,无关乎性别,这会儿又忙着录像,懒得和她争。
唐南雁不是很放心,想了想,掏出手机去了角落。
方进打开了包,拿出了工具袋,林思成却摆了摆手。
这东西他早有定论,压根不用深入的研究。
林思成托着人偶,往前举了举:“老板,暹罗宋加洛窑听过没有?”
摊主愣了愣:“啥窑?”
“暹罗素可泰王朝的宋加洛窑,我说简单点:这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大致清代嘉庆早期的泰国官窑瓷器……”
“至于胎土、釉料、烧造工艺之类,我就不说了,说了你也不认……”
“不,他不是不认……”旁边有人凑趣,“李破烂压根不懂!”
“哄……”围观的人全笑了起来。
林思成也笑了笑,指着人偶上的符文,“不懂没关系,咱们慢慢看……”
“先看这上面的字……头顶,,意为佛宝。背部:,意为礼敬三宝……这两个符文是古印度时期的巴利文,为泰国佛教常用的敬偈和咒语……再看这个……”
林思成又指着人偶胸背、四肢,以及脚底的字母:“,臣服。,破坏。,死。,捆绑……
这些都是泰语,与国内的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相同,到大学里找个广西、云南的少数民族学生,都能认得出来。更或是直接找个民族翻译社,保证翻译的明明白白……”
摊主愣了一下。
他哪知道什么巴利语、泰语?
但东西刚收来时,他特地找了个懂佛教文物的行家看过,行家说人偶头顶上和后背的那两个词是古梵文。
关键的是,行家还说过,头顶上的词翻译过来,指“佛宝”,后背的词翻译过来,即“礼敬三宝”,和这小伙说的一模一样。
但如此一来,岂不是正好证明他这东西确实是宝贝?
摊主瞪着眼睛:“看吧,连你自己都说这是佛宝,和邪器有个毛线关系?”
“别急,还没说完:就算是佛宝,但要看是佛教的哪一派,哪一宗。就像藏传佛教:奉嘎巴拉为无上至宝,给你你要不要?”
林思成举起人偶,“我说直白点,这是泰国古曼童,中文称为金童子,或佛童子。作用就一个:用巫术施咒的邪器,类似于我们通常说的扎小人……不信,你把我刚才说过的那几个咒语连起来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