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御守宣

这几种都是日本传统歌舞伎,源自平安时代( ( ,鹤龟和大佛供养为皇室庆典必演舞伎。

內容记录的比较详实,书页上还印著一枚戳。但有些模糊,看不真切,再者只是昭和时期的刻本,日本满大街都是。

林思成隨意翻了翻,放到一边,又拿起第二本。

这一本封面上没字,看著更旧一些,纸质也更老一些。

翻开封面,林思成怔了怔。

也是乐谱,而且是合订本。

其一,魏氏乐谱,通篇汉字。

明末崇禎时期,南京沦陷时,礼部仪制郎中(掌乐礼)魏之琰逃回老家福建,而后举族远遁日本。

临走时,他將能带的《礼制》、《乐理》並谱籍、乐器全部带走,其中收录《诗经》、汉乐府及唐宋诗词等擬古歌曲共 、祭祀雅乐及古传诗乐三类。

自此,明代宫廷乐传入日本,以此为基础,日本皇宫重建宫廷乐舞,史称“江户雅乐”。因此,魏之琰被日本人称为“明乐之祖”。

因为战祸,中国的宫乐反倒失传了。直到康熙时期,才从宗教音乐中復原了一部分。

之后到民国后期,《魏氏乐谱》又从日本传入国內。建国后,有关部门才著手研究。

但受条件所限,当时並没有投入太大的人力和物力,直到两千年以后,才逐步重视。

正因为如此,国內好多人都觉得,日本的雅乐要比中国的宫乐好听,乃至於把一些插曲、配乐奉为神曲。比如《英雄的黎明》、《故宫神思》、《天空之城》、《穿越时空的爱恋》,等等等等。

千万別自卑,根源就在这里。甚至於,有许多被奉为的神曲,直接改编自《魏氏乐谱》中的曲目。

所以,这本书算不上多少见,林思成之所以惊奇,是因为其中盖著一枚戳:伏见宫。

这是日本歷史上由皇室分支形成的世袭亲王家族,起源於十四世纪室町时代初期,由崇光天皇之子荣仁亲王创立,旨在为天皇绝嗣时提供继承人。

家族成员世袭亲王称號,南北朝统一后成为北朝皇统延续的重要保障,室町时代后期的后园天皇( —— 。

看纸,江户后期( ,看墨,同样江户时期的御作墨,说明这本乐谱是江户时期的伏见宫家族藏本。

算不上孤本,但怎么也是珍本,拿到日本,二三十万应该是有的。

琢磨了一阵,林思成继续往下翻,翻到合订本的后一册,他又愣了一下。

《越殿乐》?

又称越天乐,这个更有名,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宫廷音乐,起源文武天皇时期( ,经日本本土融合后形成。

之后一度衰落,后阳成天皇时期通过天王寺、兴福寺、京都三方乐所復兴。復兴所用的版本,依旧是唐代武皇时期,日本天皇遗使臣从中国求来的谱籍。

日本一直保存到了现在,中国却在北宋之后就失传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从敦煌藏经洞中找到部分遗谱,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秦王破阵乐》。

同样,这一本也盖有伏见宫的印戳,等於又是二十万。

看林思成看的格外认真,吕呈龙一脸好奇:“学过日语?”

“学过一点!”林思成点点头:“不难学!”

吕呈龙怔了一下,不知道说点什么。

再不难学,那也是外语。

但他没吱声,只是好奇的打量了几眼。

確定无误,林思成又拿起第三本,但刚拿到手里,瞳孔微微一缩。

这一本更旧,纸质发脆,纸色已然不是泛黄,而是发灰。

字跡漶漫严重,笔墨已然有点发虚的跡像。

关键是,每页纸上都盖有封印,类似於钢印:御守云天!

这是日本平安中期( ),专供皇室使用的御守宣!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