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欢迎林工

所以我觉得,团队保持原班人马,这算不上什么大问题,无非是多聘几位名誉顾问,咱们这边也肯定做好后勤保障。同时,薄弱的地方,我们肯定加强协助,同步做好技术支持……”

何院长刚要说什么,听到最后的“技术支持”,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对啊?

林思成只说保留原勘察组和化验组人员结构,没说再往里加人?

野外勘察就不说了,这个确实要比人家差点。就那小孩一钎子扎到草木灰池那一招,就够他们学好久。

但化验分析、调试配比这一块,光是一个试验组哪能够?

到时候少不了本地单位协助,无非就是看谁的研究速度更快,学术成果出来的更早,更多。

换种说法:谁的论文发的早,发的多,还不一定。

暗暗转念,何院长点了一下头:“我没意见!”

哈哈,没意见?

耿院长和刘新对视一眼,眼底闪过几丝古怪。

你们以为,林思成只带了黄智峰那一个组,就觉得他肯定研究不了多快?

那是你们不知道,他平时是怎么搞研究的:

就王齐志的那个实验室,说是王齐志负责,其实约等于透明人。

包括林思成这个具体负责人,十天半月才去一次。但去一次,稍稍指点一下,就能顶三五个月的效率。

从来都只听说负责人嫌实验进度慢,效率低。但故意压进度,嫌底下的人研究的太快的,听过没有?

转念间,耿院长点了一下头:“我也没意见!”

咦?

刚才还那么强硬,一转眼就答应这么快?

感觉有点不大对,但对面的几位并没有多想:所谓夜长梦多,趁热打铁,管他为什么会答应,只要答应了就行。

最难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都好谈。无非就是合作共赢,利益交换。

那只碗自然是不用谈了,平定砂器、黑白刻工艺也再没提。

林思成的头衔倒是给了一大堆:

山西文物局名誉顾问,省文化厅、考古院特邀专家,省工业局特聘工程师。

待遇不低,能领好几份工资,还有阶段性的奖金。

本来还有拨款,用于分中心装修和购买设备,但林思成说不需要。

化验室依旧借用yc市市博的,分中心给间办公室,挂块牌就行。

大致两天,基本谈妥,西大林思成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运城分中心正式挂牌。

很低调,没什么仪式,也没让领导来剪彩,甚至连鞭炮都没放一把。

但凡了解林思成的,都有些怀疑:这小子,怕不是准备随时跑路?

跑路绝不至于,林思成只是觉得:光是一个卵白玉,没必要太折腾。

……

分中心就在市文物局的旁边,整整一层。

原本是市文物局遗产保护中心,刚装修好,正准备搬,顺便给林思成批了一层。

崭崭新的设施设备,会议室、办公室、陈列室、培训室,以及宿舍,全都做了规划。

甚至还预留了半层实验室,但凡林思成点点头,最多三天,所有设备就能全部到位。

田杰捏着下巴:“何局长,我怎么感觉,当地是想让林思成在这儿扎根?”

何志刚点点头:完全可以把“感觉”去掉。

按照当地政府最初的构想,分中心最好开在太原,最好比照西大总中心的规模,一比一的复制。

包括设施设备、部门架构,人员编制,甚至于研究项目。

领导还专程告诉林思成,不用怕钱,有研究拨款,更有政策支持。

包括研究资金,如果申请不到国家级的扶持项目,那就申请省级,反正给谁批都是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