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想想都觉得震憾

培训和档案由商妍兼管,等李贞再成长一下,再逐步移交。

校办支援了一位副主任,负责人事与外联,并中心的日常运营,大致就是办公室那一块。

财务请的是专业公司,王齐志和老爷子商量了一下,又安排了一位信得过的出纳。

最后是商务部,这个没请人,直接由赵总负责,又给配了个专业的助理。

之下还技术员,资料员、档案员、学徒(赵大赵二),实习生,以及后勤人员。

人虽少,但实力却不弱。

先看规模:考古,文保两个学院,两座陶瓷实验中心的设备加起来也就千万出头。林思成这里了足足六百多万,比学院的一半还多。

再看研发部的库房,就赵总拉来的那些实验样本,哪个不是名窑,不是名瓷?

比数量可能比不了,但论价值,比学院陶瓷组的样本储备质量高好几倍。

再看看展厅里的那些展品,虽然现在大部分都换成了仿品,但刚摆进的时候,件件都是真品,珍品。

遑论前两天林思成跟捡的一样,又弄来了好几件?

而这些都是其次,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还是林思成的研发能力:

从筹备之始到现在,满打满算半年,中心已列入注册计划的专利项目达六项:

古瓷器冲线无伤修复法、成瓷缺陷修复方法(缺失部位修补)、高岭土地质聚合物修复材料,修复陶瓷瓷胎的大漆材料,以及两项复原创新工艺:清代厂官釉(茶叶末)、耀州倒流壶。

要知道,后面那两项,是直接可以建厂的。

既便抛开这一点,就只说修复:赵总的弟弟来了快半个月,眼睛都盼蓝了。但凡林思成点点头,他能从京城拉来数不清的残器,不是清就是斗彩,再不就珐琅,粉彩,最差的都是祭釉瓷和五彩瓷。

以林思成的速度,一天少说也能补一件,一件收少点,五万,一个月是多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