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该干的不该干的,全让他干完了

中间没汇报,我也能理解:案件侦办难度很大,又没有什么头绪,即便来了,也说不上个所以然……那会厅里虽然有所耳闻,但想着市局的同志们能力都很强,所以就没有过问……”

“但老局长,这人都抓了好几天,这总是喜讯吧,怎么还是拖了好几天?”

稍一顿,厅长又叹口气,“当然,主要头目(于大海)外逃海外,确实不太好抓。虽然盗掘的不严重,但部分文物外流、主要人物(张安世夫妇)的墓葬被破坏(开棺毁尸),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再者,也肯定少不了咱们内部的蛀虫里应外合……所以上面(部)肯定会过问,肯定要倒查,责任肯定要负,相关负责人肯定要检讨……但市局和厅里一体两面,哪有爷爷打孙子,老子干瞪眼不护着的道理?”

厅长又笑了笑:“老局长,咱们一荣俱荣,一损俱荣,市局挨了批评,厅里还能跑得掉是怎么地?”

“对!厅长,我检讨……”

说着,李春南站了起来,厅长又他按了下去。

“老局长,我没有批评你的意思,就是想着咱们尽早通个气,商量商量怎么一起扛。如果等板了落下来再商量,都不知道怎么圆……所以我才着急……老局长,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李春南笑着点了一下头:“领导说的对!”

厅长笑笑,又接过文件:“听说还是陈朋负责,案子办的怎么样?”

“挺快:除主犯之外,其余犯案人员已基本到案,特别是最核心的开井下坑的技术主干人员,以及护坑的暴力份子几乎称得上一网打尽!”

厅长的眼睛一亮:“抓了多少?”

“下墓盗掘人员二十二人,持抢、携带炸药拒捕的暴力份子击毙九人,抓捕五人。另有销赃、放风的外围人员抓捕十六人……邀获涉案资金两千余万,八一杠、五四式、自制土枪在内的枪支三十余支,子弹千余发,硝铵炸药三百余公斤……”

厅长眼皮跳了一下:批评早了?

团伙成员五十余,三十多把枪,上千发子弹,以及三百多公斤炸药……这哪是盗掘份子,这是武装暴徒。

就这团伙规模,往部里一报,部长的眼皮都得跳一下……

转念着,厅长的心又悬了起来:“咱们的伤亡呢!”

“零伤亡!”

“啥?”

看厅长不信,李春南强调了一下,

“领导,真是零伤亡……原因有多方面:一是行动之前,已确定犯罪团伙的藏身地点,且极为集中……二是围捕地点正好是农田,又是拆迁区,没有人烟,不需要大规模疏散……

三是提前调动,隐密部署:除了刑侦、通信、治安等支队,光是武警支队,几乎出动了一半,并配备了防暴车和狙击步枪……从抓捕到结束,不到四十分钟……”

厅长的眼睛越来越亮:五十多人,三十多把枪,就用了半小时过一点……陈朋可以啊?

但这不对……

“这么大的行动,怎么避开的内鬼?反正了(策反)!”

“没有,不过陈朋提前做了预防,把内鬼排除到了知情和决策层之外,算是歪打正着!”

咦……感觉陈朋,突然就涨能耐了?

说实话,每有大型侦查或抓捕行动,最难的就是内鬼:难的是范围太广不好确定,更难的是确定了之后,怎么应对。

不提前控制吧,他铁定通风报信。

但控制吧,像这种内部人员,牙关比铁铸的还紧。一时半会拿不下来,再长时间不联系,主犯肯定会警觉。

很头疼,也很难办……所以,管他歪打还是斜打,能打准,就是陈朋的本事。

而就凭这份极显眼战绩,就算上面来问责,厅长也有五六成的把握给圆过去。至多给省里下个文件,书面批评一下。搞不好,也就口头说两句……

“不错……老局长,真的不错……你先喝茶,我看看具体经过……”

厅长连着夸了好几声,翻开了文件夹。

第一张是报案回执……遗策,玉温明……好像有点印象?

但这不是重点,而是接到报案后,陈朋就做了布署:在市内古玩市场,文物商店摸查,重点搜寻相同特怔,以及相同时期的文物。

同步通知文物局:疑似张安世墓被盗。

不错,嗅觉很灵敏,安排的也很全面,而且很果断。

第二次,又是一张报案回执:清白镜,七星板?

陈朋再次加大排查力度,甚至将排查范围扩大到邻市、邻省。

直到这次,文物部门才重视起来,组织文物稽查队,同时堪查杜陵周边。

等于市局的侦查时间,比文物局早了半个月都不止。

但这依旧不是重点……

厅长狐疑了一下,又翻了回去:“咦……老局长,两次报案,是同一个人?”

“对,林思成!”李春南点点头,“后面还有!”

还有什么,这个林思成,又报案了?

厅长继续往后翻,然后,眼睛一瞪:

陈朋,竟然给这个林思成配了一个小组,去找墓了?

不是……警察找墓,陈朋你也能想的出来?

但他就是这样安排了……

也是根据这个林思成的推测,陈朋怀疑:盗掘团伙的主动活动区域,应该在韦曲镇一带。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陈朋有意识的防范内部人员……

但是,仅仅只是一点点猜测,关键的是这个林思成,好像就没听说过。陈朋是怎么做到这个林思成敢说,他就敢信的?

不夸张,这要不是案后报告,而是一份侦察计划,厅长已经开始骂人了……

他愈发好奇,继续往下看,眼睛越睁越大,越睁越大。

就是这个林思成,带着陈朋给他配的几个门外汉,硬是把墓的范围缩小到了韦曲镇一带。

同时,他给公安部门,准确的是给陈朋,提供了完整的调查方向和侦察思路。包括盗掘团伙的组织模式、主要构成、资金来源、销赃链条……等等等等

一如之前,陈朋深信不疑,就地调整,连夜修改侦查计划。

更怪的是,李春南竟然批了?

厅长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的好,抬起头,瞅了瞅李春南。

李春南示意了一下,意思是让他往下看。

厅长吐了口气,继续往下翻。

因为内鬼的原因,调查虽然有进展,但极其缓慢,又是林思成建议,微调侦察思路:先不找人,也不找墓,找文物。

然后,最精彩的部分来了:林思成带着两个便衣,三入虎穴。

目的很明确,就他给陈朋提的方向:找文物。

第一次找了一块铜境,把墓葬位置从十几平方公里的韦曲镇,缩小到了数平方公里的两个村之间。

第二次,还是为了找文物……最精彩,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次。

买了一顶银冠,又买了一方长史印……就是凭这两件文物,林思成确定,这就是盗掘张安世的那一伙。

你可以说是运气,也可以说他误打误撞,但他就是撞进了贼巢。

甚至于墓的影子都还没摸到,他却先一步抓住了盗掘团伙的尾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