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金箔和泥金龙纹的金光,而是那种灯光照在了玻璃上,又反射了回来的光感。
问题是,从哪来的?
再用高倍镜,同样对准侧面,林思成细瞅了两眼。然后,眼睛慢慢睁大:金箔与云纹之间,好像隔着一层膜?
极薄,似有似无,微乎其微……
林思成眼皮一跳,如醍醐灌顶,心中豁然开朗:纸是仿的!
绝对是仿的。
真正的元代内府纸,肯定是金箔在哪一层,龙纹就在哪一层,绝不会出现箔与纹隔开的现像。
如果隔开,那肯定就是仿纸。
说简单点,内府纸有极高的技术门槛:为了把金箔粘到纸上,必须在素纸上涂蜡。但蜡质抗水,为免降低着墨能力,必须反复用玉石砑光纸面,使蜡质融入纸质之中。
但仿品没这个技术,做不到既能使蜡膜粘住金箔,还能不抗水。说白了:龙纹画不上去。
没办法,就只能另辟蹊径:先在素纸上勾出龙纹,再涂蜡,然后洒金箔,最后再砑光。
这样做出来的纸,就会在箔与纹之间形成一层蜡膜。
再看纸色:纸边泛褐,纤维呈絮状断裂……大概推断一下,应该在四百到五百年左右,约摸明中晚时期。
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明代的仿家用明仿的内府纸,仿的赵孟頫的真迹,又套了元代的装池?
甚至于,字迹足足仿到了九成像?
别说古代,哪怕放在现在,仅凭眼力,有几个鉴定师能看的出来?
但保力就能。
林思成很想竖个大线指: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