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袭吉的父亲是个一文吏,但只会阅读,写不了几个字,他母亲更是目不识丁。
可在凉州的姑臧老家,他们家依旧能雇得起农户在自家田地干活,请得起徒隶料理家务事,所以李袭吉和他的兄长才有时间上学。
以前李袭吉的父亲让他们俩接受教育,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个念想,不求当官富贵,至少让子孙后代晓得自己是哪人。
当时凉州是吐蕃人在河西地区的重镇,一直有大军驻扎,所以吐蕃人在凉州的统治还是很牢固的。
直到十九年前,从沙洲崛起的河西大英雄张议潮终於带领马步军八千打到了凉州,並经过三年血战成功收復了凉州,自此河西失落之地终於可以与大唐本土连成一片。
河西人前往长安的道路终於通了。
但李袭吉的父亲再没能看到,战乱的第二年他就被吐蕃人杀死了,只因为已经渐渐落於下风的吐蕃人再不信任凉州的唐人,尤其是有身份和职位的。
临死前,他的父亲对李袭吉说,要让他去长安看看,去问问长安的人,还记得姑臧李氏否。
十六年前,当张议潮和他的侄子带著大军进入凉州城后,这里就开始由张氏统治。
但张氏到来后,李袭吉他们的家庭也並没有得到好转,因为他的父亲曾在吐蕃人的治下做了一个小吏,所以他们家也就成了不稳定分子,被迁移到了张氏的核心敦煌。
敦煌距离长安远距千里,这一迁,李袭吉他们家距离长安就更远了。
李袭吉喜欢上学,但他並不是聪明的那个,更重要的是在他父亲死后,他们一家都迁到了敦煌后,他就更没有能力读书了。
直到他的兄长找到了一个给人在敦煌郊外的石窟中绘画的工作,在敦煌,佛教盛行,城里的士大夫、贵族、商人,都喜欢能供奉一个家族的佛龕,所以就有了绘画这么一个职业。
靠著兄长不断给城里人绘画壁画的收入,李袭吉终於返回了学堂,可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给僧人和同学跑路,在学堂干些粗活,甚至每每鸟儿靠近,就是他去驱赶。
但越是这样,李袭吉越是努力,甚至在这个又是佛寺又是学堂的地方,获得了一些老僧的欣赏,开始教授他佛经典籍。
甚至,因为寺庙中还藏有一些天文算法的书,李袭吉对这种更广大的知识最为著迷,常常凝望星空,也想著长安的星空是不是也和他看的一样。
甚至,李袭吉还在藏经阁中找到了一张星图,像是更西边的地方传来的,在这里,大食人的知识和宗教已经开始在敦煌渗透。
正是对星图的用心学习和星图上的註疏笔记,李袭吉很快就掌握了二十八星宿、日蚀、月蚀、
流星这些知识。
当时的李袭吉並不知道,他所学的天文知识是禁忌,是独属於天家才能掌握的知识。
当年安禄山叛变,彗星过昂宿,就有人预示安禄山將死,属於纬中最顶级的学识。
可李袭吉远不停留於此,由此,他对历法產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的敦煌依旧採用唐时的历法,这一点即便吐蕃人来了后都没有改变,因为历法的知识水平太高了,吐蕃人可以创立自己的文字,却做不到创立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