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漕运

也许是晓得自己说得情绪大了,张龟年顿了顿,开始回答赵怀安的问题:

“这要是选都,就看三条。”

个就是要漕运顺,江南的粮、蜀地的锦、岭南的百物,能顺著水漂过来,不费劲。

“二个就是要居中间,南北东西的信使、兵马来往,脚程差不多,一旦哪一边有事,都能来得及反应。”

“三个就是自己周边得有粮,这是朝廷的底气。如果一切都指望漕运,那运河就成了朝廷的弱点,谁都能上来掐一把。”

“而能满足这下条件的,头一个就是洛阳,当年东汉已经证明过了,以洛阳为都,二百年江山是有保证的。”

“这洛阳卡在伊洛河、黄河、汴河的岔口上,江南的船经汴河到洛阳,卸了粮直接入含嘉仓,

不用过三门峡那鬼门关。当年武后把朝堂挪到洛阳,不就为这?而且洛阳周围,偃师、巩县都是產粮地,好列能自给自足。北边有部山挡著,南边有伊闕锁著,也是易守难攻。”

张龟年见赵怀安只是听著,脸上却没太多反应,便说了另一个:

“从洛阳再往东看,汴州这地方也不错。通济渠穿城过,南到扬州,北到魏博,西到洛阳,完全就是水运枢纽。”

“不过汴州倒是有个大毛病,那就是平,地太平了,周围又无山无险,就靠几条河挡著。如果河朔的藩镇犯境,骑兵三日就能衝到城下。当年安禄山从范阳骑兵南下,主力下的是洛阳这些地方,也都能一鼓而下汴州。”

“所以汴州为都,那就需要先拿下河朔,如此才算稳当。”

“然后就是再往南了,金陵也就是润州,这里也算是可为都之地。有长江天险,有直接处在江南財赋中心,可他太偏了,无论是北面,还是西面,一旦又个事,光晓得都得几个月,如何能守得住?所以都润州的最后就是个偏安,王者不为。”

“余下的如成都、襄阳,那就更不用说了,能做个避难的行在还行,当都城?那天下就是是一盘散沙。”

张龟年感嘆了一番,说了这样一个道理:

“说到底,没有哪个地方是十全十美的,长安占了险,却输了粮道;汴州占了財,却输了安稳;洛阳呢,不算最好,却啥都沾点边。”

“漕运比长安顺,位置比汴州中,险固比金陵强。真要换都城,洛阳怕是最实在的去处。”

所以站龟年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能为天下之都的,最好的还是洛阳。

赵怀安不置可否,只是耸耸肩,笑著对张龟年说道:

“老张,別那么正经,咱们反正是閒著,隨便聊聊。再说了,我两啥身份,谈这个,倒有些让人发笑。”

张龟年尷尬的笑著,那边船队已经完成了换航,他们將要从这里进入黄河,正式开往中流砥柱三门峡了。

正当张龟年以为这个话题就此结束时,赵怀安忽然笑道:

“老张,既然咱们也是隨意聊,那你不妨回去想想,如果都润州,又如何避免北疆和西域的缩呢?”

见张龟年要说话,赵怀安摇了摇头,对他道:

“老张,这个问题不用急著回答,它很大!我们两的智慧並不能现在就回答这些,这一次咱们去长安啊,就是去做学生的,去將咱们心中的疑惑和现在发展遇到的困难,去给那些聪明人回答,

看看长安的俊杰们的智慧。”

“而现在,咱们该去吃饭了!”

说完,赵怀安哈哈一笑,冲后面大喊:

“赵六,中午吃什么?”

赵六等人一直保持著距离,此时听到赵怀安的话,连忙回道:

“大郎,杨监军喊咱们过船用饭,这船一直没开,就等大郎呢!”

赵怀安笑了笑,然后对张龟年道:

“老张,走,去老杨那边吃一顿!也问问他,这段时间怎么跟个缩头乌龟似的,都开始避著我赵大了?”

说完赵怀安就跳上了掛著的跳板,带著一眾保义將们跃上了杨復光的座舰。

而那里,这位功成名就的大权宦却神色凝重,等候著赵怀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