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漕运
乾符三年,五月初一,东都洛阳,洛口。
当赵怀安一行人隨著杨復光的供奉船抵达这里时,发现这里並没有预想中的那样繁华,反倒是那边堆积了无数棚屋,臭气薰天。
他们从汴水一路向西进入黄河,然后在縴夫的牵引下抵达这里,之后他们就要从这里进入黄河的巩义到灵宝段。
那里也是整条水路最难行的一段,三门峡的天柱激流能让任何老练的水手都黯然失色。
赵怀安看到一群群赤脚鳞汉子正不断將一些港口上的货物搬下,疑惑问张龟年:
“老张,这不有水路吗?怎么就直接卸货了?”
张龟年解释道:
“使君,咱们这里实际上已经是漕运中段的终点了,当年划分漕运,为保障漕粮能儘快运输到京,便將漕运水分成了五段。”
“其中江南段就是江南各州到扬州的一段。起点是江南东、西两道的產粮州通过江南运河、长江干流,將江南稻米运输到扬州的扬子院集中清点,然后再发往下一段。”
“而下一段是扬州到汴州的一段,江南稻米以及扬州本地责物就从这里经过邢沟至楚州,然后转入通济渠,最后向西南抵达汴州。这一段也就是咱们以前在汴州常见到的那些漕船。”
这一段漕运有个特点,那就是去通济渠河面宽阔,足以通行千石以上的大船,所以这一段的运载量也最大。从江南那边抵达扬州的民间小船就是在那里换成大船,从这段开始,漕运也开始由实力更强的船队承运。”
“不过通济渠也有两个问题,它冬天多数情况都会结冰,而夏季又容易暴雨泛滥,所以需要提前规划转输时间。”
“使君,咱们这一路遇到的那些漕船,那西门思恭整天在汴州忙的事情,都是因为此,虽然夏秋两税的时间还没到,但还是要在春季水量充沛时將去年滯留在汴州的秋粮送往长安,而这一段的终究就是咱们眼前的洛口。”
“从汴州到洛口这边,咱们这几日也走过了,逆水行舟,需要縴夫拉縴,很是不便。所以朝廷又在这里设置了河阴仓,再將粮食分批运往洛阳的含嘉仓和洛口仓。然后再继续储存,分抹送往长安。”
说著,张龟年为赵怀安摇指前方那连忙的仓库,感嘆道:
“使君,这就是天下最大的粮仓,洛口仓。这里常年积蓄仓储百万石。得此,足以养兵百万,
雄踞东方。”
船上都是赵怀安的人,所以张龟年说的也就更加直接露骨了一点。
赵怀安看著那几乎与远处北部山交相呼应的连绵粮仓,摇了摇头,问道:
这里的粮食是来自於洛阳吗?
张龟年愣了一下,摇头道:
“一半来自江南稻米,剩下的中原、青兗都有。”
所以赵怀安反问了:
“既然这里的粮食都是来自於他出,这里如何能养百万兵?如何雄踞东方?不还是镜水月吗?”
“真正能养我百万兵,能让我们雄於天下的,从来不是这些仓库。毕竟,仓库里从来长不出粮食来的!”
张龟年足足想了好一会,悚然,隨后向赵怀安行礼,忙道:
“使君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明白了。”
赵怀安笑了笑:
“真明白了?”
张龟年郑重点头。
赵怀安哈哈一笑,隨后看向那些驮运粮食和各种物资的力夫,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