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报功

“所以从三品到三品的晋升,也被称为过天梯,上去了,此后就再不一样了。”

“使君,咱们好不容易抓住了草军作乱的千载之机,错过了这次,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吗?而就算再有,到时候还能有这班忠义的兄弟吗?”

“所谓“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使君,登位要趁早啊,不可使兄弟们心泄了。”

张龟年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语气加重,意有所指。

赵怀安当然也听明白了张龟年的意思,老张就是暗示他,现在军中人人都指著这次升官发財呢?

要升官发財,除了拼命立军功,还需要上头有关係能运作。

现在老兄弟们各个命也拼了,仗也贏了,该做的都做了,那剩下的就是赵怀安要解决的。

如果因为赵怀安的判断失误,他自己丟了节度使是一个方面,这些隨他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们不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人都是奔前途去的,跟著你能越来越好,那自然是越来越忠心,可如果你只是讲义气,可就是没办法帮兄弟们进步,那最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沦落个眾叛亲离,那也怪不得人。

赵怀安晓得这个吗?他当然晓得,所以他才专门等张龟年过来,就是因为这次给谁报功太重要了,甚至比这场胜仗本身还重要。

而现在张龟年让自己不要感情用事,从保义军整体利益出发,向杨復光报功。

但赵怀安却並不是在担忧这个,他沉吟了一下,问张龟年:

“老张,你在长安这么久,你觉得杨復光给咱报功,咱最后能做节度使吗?”

张龟年毫不犹豫点头:

“使君,你一直在军中转,虽然也晓得宦官们势大,却没到长安过,所以没有直观的看法。这么讲,只论在长安,別说什么外朝的宰相了,只论权势,那就是各权宦家族了。”

说到这里,张龟年顿了一下,然后当著在场几个幕僚的面,说了如下的话:

“我朝未见外朝宰相行霍光、伊尹之事,倒是各朝老公们,却各个是十常侍呀!”

这话可谓大逆不道,但却直接了当告诉赵怀安,长安的老公们,是何等的存在。

实际上,张龟年心里也奇怪,那就是他晓得使君不是不晓得宦官权势的,不然也不会在汴州冒那么大的风险,也要上杨復光的船。

可现在明明只要把王仙芝的首级往杨復光那边一送,荣华富贵便是只手可得,怎么又犹豫了呢?

想了想,张龟年想到了一个原因,便直接问道:

“使君,你是不是担心杨復光这人卸磨杀驴?咱们把草军给灭了,那杨復光不需要咱们了,然后直接把功劳吃干抹净,隨便弄个虚职就把咱们给打发了?”

赵怀安摇头,他也实事求是说道:

“我倒是没想过这个,毕竟说是灭了草军,实际上沂州那边还有个黄巢,那人动静不比王仙芝小,说什么卸磨杀驴倒也不至於。而且杨復光这人实际上还是蛮简单的,豪爽,重豪杰,要权势,

再加上和咱们的相处,他也做不出这个事。”

“更不用说,这一仗打得好,他现在功劳满身,眼见著要回中枢了,那个时候就更需要我这个地方实力派支持了。”

见不是这个原因,张龟年倒是奇了,疑惑道:

“使君,不是这个考虑,那使君忌惮的是什么呢?”

赵怀安当然有自己的顾虑,那就是他不能把事做绝了。

如果他直接报功给杨復光,杨復光会让功给东线的宋威吗?绝对不会。

但宋威那边都是什么人?除了他自己的淄青、还有徐州、泰寧、淮南诸多藩镇,几乎是半个东方诸侯都在那边。

他们本来就打得不顺利,现在军功被杨復光这边独吞了,他们会怎么想?

是,杨復光权势大,后面又要回长安了,可他赵大还要在江淮一带混啊。

到时候把这帮藩镇全得罪了,那他赵怀安外部环境就会特別恶劣。

赵怀安从来都信奉,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他傻了,才会为杨復光得罪这么多藩镇呢,

而且赵怀安也不敢赌这些藩镇的底线,一旦晓得他赵怀安跳帮到杨復光那边,这些输红眼的兵痞子真的可能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现在王仙芝一死,后面草军必然要分崩离析,到时候,沂州和充州的通道也会打通。

等宋威带著泰寧军一路收復过来,喊他赵怀安去营地述职,他赵怀安去还是不去?

去了,那可能就被拿下了。

不去?那就给自己安个罪名,然后对他群起而攻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