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朱标死因,残酷的真相,老朱提剑!

第 朱标死因,残酷的真相,老朱提剑!【月票加更6】

老朱很快便恢复了平静,脸上看不出丝毫喜怒,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

“嗯,知道了。”

他身体微微后靠,目光扫过云明,语气平淡得像是在安排一次寻常的家宴:

“传咱的旨意。”

“秦王朱樉,车马劳顿,让他先去孝陵给祖宗磕个头,静静心。”

“磕完头,就安置在宗人府旁边的思过院,没有咱的旨意,不得外出,也不得见任何人。让他好好想想,他在陕西都干了些什么‘好事’。”

“晋王朱棡……”

老朱顿了顿,眼神微冷:

“他不是一向以‘贤王’自居,喜好读书吗?就让他去大本堂!把《祖训》、《资治通鉴》给咱找出来,让他好好温习温习,什么是为臣、为子之道!”

“同样,没有咱的旨意,不得离开大本堂半步。”

“周王朱橚!”

老朱的语气似乎缓和了一丝,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性子软,胆子小,就别吓着他了。”

“让他回他原先在京城的旧王府住着。告诉他要好好休息,不要胡思乱想。但是……”

老朱话锋一转,目光锐利:

“王府内外,给咱派重兵‘保护’起来,一只外面的鸟儿也不准飞进去!他要是问起,就说京城最近不太平,咱这是为他好。”

云明垂首恭听,心中凛然。

皇上这安排,看似寻常,实则狠辣至极。

去孝陵?那是让暴躁的秦王在祖宗面前心虚、压抑怒火!

去大本堂?那是让自诩聪明的晋王在圣贤书面前无所遁形!

回旧王府软禁?那是让胆小的周王在熟悉的环境里独自煎熬!

最关键的是,将三人完全隔离开来,分置三处,派兵看守,彻底杜绝了他们之间串供、统一口径的任何可能!

这是要把他们各自的心理防线逐个击破!

“奴婢明白!即刻去办!”

云明躬身领命。

“还有!”

老朱补充道,声音低沉:

“告诉蒋瓛,他手下的人,给咱把眼睛瞪大点!”

“三位王爷身边伺候的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见的每一个人,甚至吃饭睡觉的神情,都给咱记下来,一字不漏地报给咱!”

“是!”

云明退下后,老朱重新拿起朱笔,但目光却并未落在奏疏上,而是望向了殿外灰蒙蒙的天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老二、老三、老五……】

【咱倒要看看,你们哥仨,谁先撑不住……】

【谁的心里有鬼,谁就能给咱一个‘惊喜’……】

……

另一边,依旧是那座无人知晓的黑暗房间内。

“王爷!不好了!”

一名身穿黑袍的下属,仓皇来报,声音带着惊恐:

“皇上……皇上没有理会‘万民请愿’,反而下旨……下旨在午门设了鸣冤鼓,登闻鼓,借此鼓励天下人告御状,直指陕西和东宫旧事!”

“现在午门外挤满了各色人等,鱼龙混杂!”

“我们好几个暗中扶持的官员都被牵扯进去了!”

“还有……我们在五军都督府的一条线,也被一个告老还乡的千户给捅了出来!损失惨重!”

“啪!”

黑暗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被捏碎了。

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后,王爷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保持着镇定:“哦?是吗?有点意思!”

他的话语虽然轻松,但那份慵懒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锐利和一丝被意外打乱节奏的恼怒。

【好……好得很……我的爹啊……你还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

【你这是要让大明彻底乱起来吗?!你当真疯了!】

【不!你一直就是个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

他没料到老朱会用这种近乎无赖的方式破局。

这完全打乱了他借助‘大势’快速了结此事的部署。

【鸣冤鼓……这是要把所有的陈年烂账、阴私勾当都翻出来晒啊?!】

【为了一个死去的儿子,你要把活着的江山都搅得天翻地覆吗?!】

一股冰寒彻骨的危机感,如同闪电般劈中了他。

他瞬间明白,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很明显,他低估了老朱的决心,也低估了那个‘疯子’张飙。

如果从一开始,他就不去管张飙,不去管张飙的手下,或许就没有这些事了。

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水太浑,就算想灭口,都未必能找到正确的目标……】

【不能再有任何动作了!】

【任何试图拦截、补救、甚至打探的行为,在父皇如今高度警惕和盛怒的状态下,都无异于自投罗网!】

【都是在明确告诉父皇,我心里有鬼!我与老大之死有关!】

“做多,错多!”

王爷几乎是咬着牙,从齿缝里挤出这四个字。

他猛地闭上眼睛,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和那丝罕见的恐慌。

片刻之后,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所有的情绪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一种极致的、冰冷的理智和残酷。

他看向依旧跪在地上、等待指示的下属,声音恢复了之前的淡漠,甚至比之前更加冰冷,不带一丝烟火气:

“传令:所有计划,即刻终止。所有人,进入最深度的静默。非我亲临,永不启动。”

下属一愣:“王爷,那万民书和鸣冤鼓……”

“不必再管。”

王爷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那已是弃子之争,与我等无关。”

“现在的第一要务是‘断尾’。彻彻底底的断尾。”

他的声音平稳得可怕,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

“第一,让我们在秦王府的那颗钉子,王氏,‘病逝’。要像意外,像积郁成疾。”

“第二,宫内司药局那个老宦官,让他‘失足’,落井。”

“第三,晋王府长史身边那个负责传递消息的影子,给他安排一场‘急症’,暴毙。”

“第四,陕西都司那个签事,他知道的太多,让他‘殉职’于剿匪。”

他每说一句,下属的身体就不易察觉地颤抖一下。

这些人,都是经营多年、埋藏极深的暗桩,如今却要被毫不犹豫地彻底清除。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