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南同样会面临这一困境,谁也无法保证他在节目初期就能靠弓箭捕猎到大型动物。
若运气差些,很可能被淘汰时连一只动物的毛都见不到。
而众所周知,人一旦缺少食物,几天时间就足以被淘汰。
虽有人提出李悠南还掌握不俗的钓鱼技巧,但马上有反驳声指出:李悠南的钓鱼能力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展现的,当时有专业饵料、工具,而这些在野外都不存在。
缺少了这些专业工具和鱼饲料,他还能钓上鱼吗?
这种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若不是李悠南不仅是钓鱼高手,还精通动物习性及环境水文变化,他确实难以稳定上鱼。
一开始对李悠南的看衰言论自然有不少反对声,但这种基于理性的声音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至于其他关于搭建庇护所等方面的讨论,反而没有太大声量。
因为前期的这些声音成为了主流以后,所以当节目当天上线的时候,李悠南彻底颠覆人们认知的表现,便一下子将这种反差拉到了极限。
人们在考虑着李悠南如何度过前期的困境时,愕然的发现李悠南根本没有打算在一开始就尝试狩猎大型动物。
他仅仅是在林子里面慢悠悠的散步,一边散步一边饶有兴趣的对镜头前的观众们科普某某植物的习性,是否可以食用,有什么作用可以利用等等,一边就采集着藤条编织了一个箩筐。
接着镜头切换几下,再回到他的镜头时,他的箩筐里面已经装满了可以食用的东西。
甚至为了让观众们直观的感受到这些植物在荒野独居节目当中的作用,好几个镜头都是李悠南烹饪时的吃播画面。
紧随其后的,是李悠南堪称细节到令人发指的钓鱼细节。
他几乎是笃定地为观众们讲解了在加拿大奇尔科湖附近,要在什么样的水域、什么样的时间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钓到什么样的鱼。
随后似乎是为了验证他的说法,不到几分钟时间就为人们展示了一波“小鱼吃大鱼”的钓鱼精髓。
这里面展现出来的钓鱼技艺已经远超于文明社会背景下那些钓鱼大师展示出来的东西。
虽然李悠南的钓鱼技能只有一级,但是靠着登山技能赋予他对自然环境的判断,以及动物学家技能对于鱼类习性的判断,让他仅仅以一级的钓鱼技能,在荒野之中却能展示出更高的上限和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