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出发,九寨沟!【12万字大章!】

赵若萱想了想:“忘记了。”

对面发了个大笑的表情过来:“学霸的长相都是一样的,肯定是戴个眼镜,穿着格子衫。”

赵若萱也笑了:“闹不好还秃了呢。”

“啊,不会吧,你不是说他还很年轻吗?才二十五六岁。”

“听说他是学计算机的程序猿,二十五六岁秃了也很正常呀。”

对面发了一串笑哭表情。

“好啦,祝你好运。”

赵若萱这会儿心情也好了不少,说:“也对,反正不管他怎么样,我都以不变应万变,他要是说教我,我就不理他。如何呢?又能怎。嘻嘻。”

对面说:“就是啊,如何呢?又能怎嗯~”

几分钟后,赵若萱的老妈出来了,手上拿着手机说:“他们已经到楼下了,咱们下去吧。”

赵若萱提着一个行李箱,里面都是她自己的东西,她妈妈也提着一个行李箱,两人各自拿着东西下了楼。

一辆很大的兰德酷路泽停在门口,赵若萱眨了眨眼睛,这个车子她知道很贵很贵的。

旁边的赵小芳说:“这是你悠南哥哥自己买的,厉害吧,听说要上百万呢。”

赵若萱没有吭声。

随后她看到主驾的门打开了,有个人影从上面跳了下来。

李悠南早就换了发型,此时他的发型清凉而时尚。

早上的阳光有点刺眼,所以还戴着墨镜。

赵若萱愣了一下,只见车上下来的人,个子高高的,五官长得好看极了,取下眼镜的一瞬间,眼中含着笑,看上去特别温暖。

啊,不是啊,他长这个样子吗?

旁边的赵小芳说:“你愣着干什么呀?还不赶紧打招呼。”

赵若萱回过神来,乖巧地对走过来的李悠南和他妈妈说:“悠南哥哥好,阿姨好!”

看上去分明就是个听话的乖乖女,一点都没有叛逆的样子。

赵小芳有些疑惑地望了望女儿。

赵若萱此时想的是,嗯……长得还挺帅的,不过……如何呢?又能怎?

待会儿搞不好,还是要开始说教了。

……

正式出发去九寨沟了。

从安川县过去,要上九绵高速。

过了江油以后,车流明显变少了,甚至一路望到头都看不到其他车子。

李悠南开车的时候,老妈如往常一样安静地在副驾驶位置上看着路,偶尔剥两个橘子喂给李悠南吃,大多数时候不怎么说话。

后面的赵阿姨母女俩没过多久就呼呼大睡了,车子里显得十分安静。

在没有正式下高速前,这段路十分好开,李悠南不知不觉甚至进入了心流状态。

他有些有趣地想着,这条高速上车子跑这么少,靠收费站能不能赚够工作人员工资啊,更别提高速公路回本了。

当然,国家基建并不是以这种模式来考虑的,李悠南也知道,他只是无聊,脑子里蹦出些奇怪想法罢了。

江油的特色是肥肠,李悠南他们中途找了个小馆子吃午餐。

这座城市自三国以来貌似就没改名,据说李白是江油人,江油下面还有个镇子叫青莲镇,取自李白的青莲居士。

吃过午饭以后继续出发,过了平武县白马藏寨以后,高速公路就到头了。

导航提示李悠南转下高速走国道。

此时已经到了下午,车上几人都没了困意,变得热闹起来。

更多时候是两个长辈叽叽喳喳地聊着天。

两人一个在银行,一个在事业单位,聊着县城里的八卦,比如某个副主任又和谁出轨被人看到了,哪个小领导被纪委带去谈话了,小道消息满天飞。

两个中年妇女聊起八卦,真恨不得一人抓一把瓜子呢。

李悠南觉得好笑,他知道老妈一向喜欢听八卦,这一点和别的中年妇女没什么不同。

相比于她们两人的兴奋,赵若萱就有些无聊了。

而且大概是头一回坐这么久的车,一路上她问了好几次“还有多久”。

这会儿,她已经不相信其他人了,自己拿着手机看导航,看到还得两三个小时才能到九寨沟,整个人都绝望了,没精打采地靠在窗户边上望着外面的风景。

让人遗憾的是,此时还没进入阿坝的地盘,国道的路也不太好,一路上看上去有些荒凉。

随后,她从一个角度看到了后视镜里的李悠南。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刚好看到李悠南的眼睛。

那双眼睛温和又沉着,看看路,又随意瞟一瞟倒车镜,随后下一刻瞟见了后视镜里的赵若萱。

大家都知道光路是可逆的。

赵若萱赶紧装作不经意地望向别处。

此时,两个妈妈聊到了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孩子与教育。

当然,这个话题不是李悠南的妈妈挑起的。

李悠南的老妈知道自己儿子很优秀,尤其是学习成绩,在中国,学习成绩永远是全家人聚焦孩子的核心。

但越是这样,和别人聊天时,她就越克制讲儿子学习的冲动,毕竟那会显得炫耀,不太好。

反而是一些别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篮球打得好、包饺子包得好、会穿搭……这种在绝大多数家长看来没什么卵用又无伤大雅的技能,老妈会十分骄傲地跟大家炫耀,这时候别人夸两句也不伤和气。

不过在自己闺蜜面前情况特殊些,李悠南的妈妈不提,赵小芳却会主动提起学习成绩。

赵小芳先是夸耀了一番李悠南的成绩,随后自然而然把话题扯到赵若萱身上。

这一次在外人面前,她略微斟酌了一下用语:“若萱啊,你在学习上面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多请教一下李悠南哥哥。”

赵若萱微微叹了口气,没有吭声。

她讨厌聊学习,因为要是学习成绩好,她就不会选择画画了。

对于有的人来说,学艺体是真心喜欢;对于有的人来说,学艺体是逃避学习的借口,而她是后者。

见气氛有些尴尬,赵小芳便主动跟李悠南聊起来:“悠南,你是怎么学习的呀?也教一教你若萱妹妹呗。”

赵若萱瞥了一眼自己老妈,欲言又止,但迟疑了一下,终究没说话。

一路上没怎么跟李悠南聊天,没想到一说话就要聆听人家教诲了。

此时车子爬上了黄土梁,前面是黄土梁隧道,一进去看不到出口,目测得有七八公里长。

从洞口穿出去就到了九寨沟的县城地界。

李悠南略微降了车速,随后有些轻松地说:“高考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说实话当时怎么学的都忘得差不多了,反正就是上课听老师讲课,下来完成作业。”

李悠南说得极为简单,赵若萱微微松了口气,幸好不是长篇大论教她什么学习方法。

而且赵若萱还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李悠南一点都没有打算顺着这个话题装逼的意思。

她遇到过太多那种好为人师,其实就是享受教别人学习自己装逼的人了。

李悠南哥哥还真是不一样呢。

但是赵小芳忍不住顺着李悠南的话延伸了几句,诸如学习这么简单,肯定没上课好好认真听讲,下来做好作业之类的。

乖巧了一路的赵若萱在即将抵达九寨沟的时候,开始逐渐暴露本性。她呛了自己老妈两句。

最后甩出两句:“如何呢?又能怎?”

赵小芳愣了一下子,这种属于年轻人的网络用语,一时间让她没有反应过来,但很快也不高兴了,这句话实在是太欠扁了,谁听谁知道。

这时李悠南的妈妈打了圆场,岔开话题。

九寨沟是一个很奇异的地方。

读书的时候,地理课本上有句话写道: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为主,这种形式在九寨沟得到了直观的诠释。

县城当地的居民基本上以汉族为主,而且口音明显不像四川这边的,反而更偏向甘肃。

他们在县城稍作停留,休息了一下,随后并未打算在县城过夜,而是直接开车往 。

据说仅景区周边的村寨民宿酒店,容纳七八万游客轻轻松松。

等他们把车开过去,明显能感觉到景区周围是藏族的聚居地了。

这里人们的口音乃至长相,都与县城有很大区别。

即便不说藏语,他们讲的方言也是四川话,有一种仿佛 。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