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出发,九寨沟!【12万字大章!】

第 出发,九寨沟!【1.2万字大章!】

又爆更了!票!(理直气壮!)

——————————

据说宜昌是一个非常适合旅行的城市。

但是李悠南这一次的行程,并没有打算在宜昌逗留太长时间。

早上,他睡到自然醒,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午后,便坐着高铁回了重庆。

回到重庆以后,他又去火锅店里溜达了一圈。

经过这将近一周的磨合,陈坤杰已经算是彻底上路了。

每天的营业额都高得吓人,当然,大部分食客还是通过李悠南的视频找到这里来的。

正如李悠南说的那样,这已经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了。

你的火锅店的特色,一定要通过流量思维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才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收益。

这一点,陈坤杰也很清楚。

所以,看似李悠南是个甩手掌柜,但他很清楚,小店的生意能这么好,李悠南的价值功不可没。

现在,李悠南的不少粉丝们已经自发地开始沿着李悠南去过的地方进行打卡旅游了。

所以,李悠南做视频的时候,给jk龙定下的一个原则,那就是一定要真实。

除了项目南昌那一次一眼便知的宣传视频,绝大多数的地方打卡都讲究一个真实的体验。

而这个火锅店,更是李悠南自己也参与其中,他的粉丝如果来了重庆,当然要过来打卡一下了。

而每天炒制火锅底料,已经成了一个保留节目。

火锅底料消耗的速度很快,几乎没有剩余,所以每天都要重新炒制。

这倒也正好,不少人正是冲着看炒火锅底料来的。

甚至还有其他的主播也过来打卡拍摄炒火锅底料,视频还火了。

店里现在实际上已经有6个员工了,两个厨师,三个服务员和一个洗碗工。

说实话,成本还是很高的。

但是人多了以后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每个人都不必那么累。

陈坤杰在这一点上和李悠南的价值观是相同的。

陈坤杰说:“咱们俩又不是资本家,大家干活的氛围好一点,每个人都轻松一点,收入还高一点,那么大家把火锅店都会当成自己家一样,服务的质量肯定也会提高,工作的标准也会相应的提高。”

当然,成本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吓人。

这6个人在这一段时间的磨合中,陈坤杰也在观察他们的品性。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几个人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人,吃苦耐劳,勤奋,懂得知足感恩,这就够了,这就配得上他们的收益。

每个人都有1%的提成权,虽然是直接反映在营业额上的,但也不过是将成本提高了6%罢了,开出的工资虽然也涨了一些,但还是在一个合适的区间。

算下来,店子的纯利润大概在百分之十五六的样子。

因为生意实在是太好了,8张桌子虽然都是大桌子,但也确实有一些不够用了。

尤其有一些客人是两个或者三个过来,店里面的8个大桌子就有一些浪费。

为此,陈坤杰还特意买了一批小桌子,就搭在店外面的空地上,增加了七八桌。

虽然对于员工来说是增加了工作量,但是他们反而更高兴,每个人都盼着火锅店能开得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

不过,画大饼还是有的。

李悠南这次过去的时候,刚好就碰见陈坤杰在给大家演讲做动员。

陈坤杰说:“你们看到了吗?隔壁洗脚房,这边隔壁ktv,但是生意都不太好。咱们只要稳扎稳打,以后2楼的铺子也可以盘下来,左边和右边的两个铺子弄不好也可以盘下来。到时候就能招更多更多的员工。但是你们不一样,只要咱们能做大,肯定是因为你们的付出。作为第一批元老,等真到了那天,后面进来的人提成也没有你们这么高。”

事后,陈坤杰还跟李悠南简单说了一下未来的规划。

现在1%的营业额作为提成的标准是可以的,因为人少嘛。

但是将来随着营业额越来越高,员工也越来越多,这种方式肯定不行。

他也是认真思考了很久,后面会将提成方式做一些改动。

当然,一开始会让一部分利益,比如从按营业额提成,修改成固定的金额或者根据服务的桌客数量来修改,让几个元老员工收益涨一点,但是随着扩张以后营业额提高,慢慢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上来。

李悠南发现陈坤杰这小子的脑子还是挺好用的,懂得随机应变,也就任由他去管理了。

本来李悠南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参与到火锅店的经营中去。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将来如果店面真的要扩张,那时候李悠南就需要付出真金白银了。

这个李悠南心里倒是有准备。

陈坤杰并没有打算开很多家分店的计划,他只是盘算着将来能把两边的店都给盘下来,把这一块弄成一个较大的火锅店。

陈坤杰并没有很大的野心,也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再大一点开很多家分店,他就不知道该怎么管理了。

李悠南放心地让陈坤杰大胆去干,自己会给他搞好宣传保障工作。毕竟那个置顶的火锅店视频浏览量一直在上升。

当然,口碑和宣传效果是个良性循环、爆炸增长的东西。

口碑如果好了,宣传效果还能进一步提高。

在学习模仿胖东来底层逻辑的基础上,他们火锅店虽小,口碑却是极为炸裂,已经有了现象级爆火的火苗。

接下来不需要着急,只用稳扎稳打就好了。

从陈坤杰这里告别以后,李悠南又去了一趟表妹那里。

卢小兰已经结束了军训。

李悠南见到她的时候,她背着一个小书包,换了一个时髦的发型,穿着打扮也不像原来那么土气了,化妆的技术也稍有进步。

虽然还远达不到惊艳的程度,但放在人堆里,的确已经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了。

李悠南问她适应得怎么样。

卢小兰一副悲戚的表情说:“完全不能适应啊!表哥,还需要你在这儿陪我再待几个月,我才能彻底适应了。”

然后,李悠南狠狠地敲了敲她的脑袋。

嗯,不过看到卢小兰满口烂话,李悠南倒是放心了不少。

至少说明适应大学生活对她来说的确很容易。

其实想想也对,卢小兰从小到大,家里都管教得比较严格,到了大学里面,这丫头完全就是呆鸟归山林了,自由得飞起。

毫不客气地说,或许在这丫头的眼中,大学哪儿哪儿都比自己家里好,能有什么不适应的?

确认没什么问题以后,第2天一早,李悠南便开着车子从重庆回去了。

这一次从家里出发到返程,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到了9月中旬。

但李悠南并不觉得时间过得快。相比于以前在工作的时候,当你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时,反而会觉得时间过得慢悠悠的,这种感觉挺好。

……

家中。

李悠南回家以后,跟老妈说了想带她去川西旅游的事。

老妈兴奋极了,但随后又想了想,说:“就我们母子两人吗?”

李悠南靠在沙发上,喝着老妈刚泡的一杯柠檬水,懒洋洋地说:“目前是这样计划的。”

老妈想了想,“嗯,那我可以再带一个人吗?”

李悠南坐起来,“谁呀?”

老妈这会儿正在切水果,她将切好的苹果放进盘子里端出来,说:“就是赵阿姨,她之前一直跟我说想去川西旅游来着。你的车子上应该还坐得下吧?”

李悠南哑然一笑,“老妈你在说什么呢?赵阿姨一个人还能占3个座呀,当然坐得下了。”

这位赵阿姨名叫赵小芳,是老妈的好朋友,也是她从初中起就一直一起玩的老交情,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真正的好闺蜜。

李悠南记得,自己小的时候,这个赵阿姨还经常买礼物送给他。

赵阿姨比老妈结婚晚几年,有一个女儿,不过才上高二,没记错的话,还是个挺叛逆的小丫头。

李悠南这一次的计划,不仅仅是去九寨沟玩。

他打算直接从绵阳这边过去,然后从松潘、若尔盖一条线,一路逛过去,一周左右的时间,看看九寨沟的风景,也看看阿坝的草原。

时间不怎么充裕,甘孜那边就不去了。

况且从基础设施上来说,甘孜比阿坝的路况要差一些。

当然,如果是一个人长途自驾的话,甘孜那边的乐趣或许会更多一点,但是带老妈去旅行,还是要以体验好为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