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人心浮生,执子全局(求月票)

——人心善变,智者多虑。

“西夏这是故作如此,为的就是想要麻木我等,让我等以为其是真的未与大宋联手!”

不知多少人在第一时间便生出了这个想法。

辽国,中京。

接到西夏猛攻受阻、宋军顽强依旧的战报时,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北院枢密副使耶律仁先当即出列,语气激昂:“陛下!西贼攻青涧不下,显是未出全力!”

“其与宋人必有勾结,故作姿态以麻痹我军!”

“臣请陛下下旨,严词诘问兴庆府,并命萧惠元帅即刻调整部署,以防不测!”

另有大臣更是激进:“陛下,西夏反复小人也!与其等他背盟,不若我先下手为强,至少也要撕毁盟约,撤回兵马,以免为他火中取栗!”

龙椅上,耶律宗真面沉如水,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

他心中同样充满了对西夏的怀疑。

但身为一国之君。

他必须要保证绝对的理智,当前的局势已经十分不妙了,他绝对不能太过于冲动。

尤其是,此次的下棋之人乃是顾氏!

他想起了顾氏历代人物的手段,尤其是那善于攻心、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过往。

“此等流言,时机如此之巧,步步紧逼.像极了顾氏的手笔。”耶律宗真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了立刻与西夏翻脸的冲动。

他不能完全排除这是宋人离间计的可能。

毕竟身为外族。

可是有着不知道多少人吃了顾氏在这方面的亏了。

“够了!”想着,他沉声打断了朝臣的争论,“流言终究是流言,未有实据,岂可轻动刀兵,自毁盟约,让宋人坐收渔利?”

他目光扫过众人,“传旨萧惠,前线攻势不可松懈,但对西夏.需加倍警惕,严加防备其军马异动。没有朕的明确旨意,不可率先与西夏冲突。”

耶律宗真选择了谨慎,他自认这是最稳妥的策略。

无论局势如何。

辽国都能够做出应对。

但这其实也终究是无用功,人心就是如此。

只要这滚滚的流言蜚语不曾停下,这怀疑的种子便会无休止的蔓延。

而顾睿,也绝对不会让这些流言蜚语停下。

自此,夏辽之间那本就脆弱的信任纽带,虽未彻底断裂,却也已磨损得只剩下最后几丝。

双方边境斥候往来愈发频繁,眼神中都充满了戒备。

通信虽未完全断绝,但字里行间已充满了冰冷的质疑与疏离。

一种沉重的、一触即发的敌意,在两国之间弥漫开来。

前线仍在协同对宋作战,但背后,各自都在为可能爆发的火并做着准备。

而就在这紧绷的弦即将到达极限之时,顾睿那蓄谋已久的最后一击,终于悍然落下!

西京道。

自昔年跟随顾瑾进攻辽国之后,此关键之地多年以来便一直掌控在西夏的手中。

数十年来,两国为此烽烟屡起,辽人矢志收复,西夏寸土不让,血沃荒原,白骨沉沙,恩怨早已浸透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此时,就在西京道外围的一处重要草场之内。

一支约三百人的精悍骑兵,如同幽灵般潜伏在一处重要草场的边缘。

他们人人身着辽国宫帐军的制式皮甲,鞍边悬挂着辽人惯用的弯刀与骨朵,战马的蹄铁甚至都做了处理,落地声闷哑,与辽军精锐夜袭时的做派一般无二。

队伍前方,一个面容与顾睿有几分相似,却更显锐利张扬的年轻将领,正轻轻抚摸着坐骑的鬃毛,眼神冷冽地望向远处草场上依稀的灯火。

他便是顾睿的幼弟,顾鸿。

“都检查一遍,身上不该有的东西,一片宋纸也不许留。”顾鸿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用的是字正腔圆的河北官话,与这身辽军装扮格格不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