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在经过了汉唐两朝的经营之后,此地不仅仅人口稠密,农业发达,且还拥有著大量熟练的工匠。
虽然不能一直阻止玉米的流出,但能够影响到些许对於大宋而言也是赚的!
这也是顾瑾想要直接动手的原因!
整个堂內瞬间便寂静了下来。
纵使这些人早就已经知道了顾瑾的想法,但当真正到了这个时刻,他们其中不少人心中也是有些犹豫了起来。
这就是人性。
当他们手中握著一个盛世之时,这些人便会失去了进取之心,不愿再去赌一个未来。
毕竟对於他们其中很多人而言,光凭著现在的这个盛世,便足矣让他们在青史之上获得极好的名声了。
——但,也不需要这些人同意。
王应琛独掌辽国朝纲。
顾瑾又岂不手握一国?
此事,並不需要他们所有人都答应。
顾瑾早就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如今告知他们,也只是通知,並非是商量。
文德殿。
此处乃是大宋皇宫內的核心殿宇,昔年赵匡胤在世之时更是他与重臣们商谈国事的要地。
但如今此地却已经完全失去了昔年的庄重。
虽然仍是位处核心。
但可惜的就是,其中的人变了。
至少如今的管家没法在有昔年赵匡胤的那种威严了。
月色清冷,顾瑾隨著內侍一路行来,步履沉稳地踏入殿中。
他面容平静,不见波澜。
犹记当年刚回开封,初入此殿时,往昔与赵匡胤在此彻夜长谈的景象仍会浮现心头;
而今,那些记忆也隨岁月渐渐淡去,再难掀起涟漪。
“太傅!”
顾瑾才刚刚走入殿內,未及动作,赵德昭惊喜的声音便已传来,甚至亲自起身相迎。
“臣,参见陛下。”顾瑾连忙躬身行礼。
一旁的赵光义也適时拱手:“见过太傅。”
“晋王多礼。”顾瑾神色如常,回了一礼,隨即被赵德昭拉著入內坐下。
与往常一样,顾瑾向赵德昭稟报朝中近况,只是今日多了几分不同的打算——那便是整军北上,收復燕云。
赵德昭一如往日频频点头,可在烛光摇曳间,瞧见顾瑾鬢边悄然生出的华发,他眼中终究掠过一丝惶然。
“太傅.非去不可吗?”他犹豫片刻,还是脱口而出,“朕实在离不开太傅。”
“陛下,”不待顾瑾回应,一旁的赵光义已接过话,“一统天下乃是先帝与太傅毕生所愿,陛下切不可因私情而误大业。”
赵匡义身为皇叔,这番话倒也说得自然。
顾瑾对此也並未多言,只点了点头:“陛下放心,老臣必当凯旋。”
赵德昭虽仍不舍,却也只能点头应下。
之后又絮絮说了许多关怀之语,直至夜深,顾瑾才与赵光义一同告退而出。
顾瑾对赵光义虽无太多好感,却也谈不上戒备。
这些年来,这位晋王一向低调安分。
可此番,就在临近宫门要分別之时,赵光义却忽然开口:“太傅,此次出兵”
他语气郑重,目光复杂地看向顾瑾,“不知本王能否隨军同行?”
他的年纪其实也已经不小了。
对於赵光义而言,这或许,是他此生最后一次奔赴沙场、一偿抱负的机会了。
“若蒙太傅不弃,”赵光义紧紧的盯著顾瑾,十分严肃的说道,“光义愿为太傅执鞭驾车。”
闻言,顾瑾不由得微微一愣。
月色之下。
看著眼前渐渐苍老的赵光义,竟隱隱约约之间与他记忆之中的赵匡胤有了些许重叠。
短暂的沉默了片刻,顾瑾最终仍是点了点头,並未拒绝。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鱼万分的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