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何为盛世,巨鹿明志(求月票)

巨鹿的一切,是他以前从未见识到的。

但顾煜这一次却摇了摇头:“公子错了,巨鹿得数百年安稳才得今日之象,公子想问的难道只是一郡之盛世吗?”

“天下!”李世民立刻摇了摇头。

顾煜笑了笑:“那在下可以告诉公子,若有一日公子能让天下大半人都吃得上饭,便可以称之为盛世。”

他的语气十分的随意。

纵观古今天下,可能没有比顾煜更加了解所谓盛世的了。

饶是开皇一朝都做不到如此。

可那却也算得上是盛世!

闻言,李世民再一次的沉默了下来,眉头紧锁。

他现在还是太过年轻。

从大乱之地,再到巨鹿这种圣地,再到顾煜对于盛世的评判。

这前后的落差让他的思绪愈发混乱。

顾煜并未继续说些什么,让李世民消化了良久之后,才再次轻声开口:“这一路走来,公子对这天下有何看法?”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沉默了一下,正色说道。

顾煜这一次不由得点了点头,称赞道:“公子英明,无愧天人之表。”

话落,整个书房顿时便再次陷入了寂静之中。

李世民的表情极为复杂。

其实他有很多话想说,但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一切——

对于他而言似乎是真的太早了一些。

顾煜果然是对李世民来了兴趣,看着李世民的状态,他竟是难得的愿意将顾氏一代代先人所留下的典籍让李世民一观。

自昔年的孝顺皇帝之后。

这还是第一次有诸侯享受到了这种待遇。

李世民自是觉着无比荣幸,很想感谢顾煜,但却又不知该给些什么。

至于那些什么所谓的稀世珍宝。

他早已交给了薛三,不好意思将这些东西当做礼物。

但顾煜却让他安心观之。

这个时间并不是特别的漫长,李世民的天赋本就不差,更何况他还如此的废寝忘食?

顾易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一切,想要亲眼看看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

尤其是在顾氏人才断档了这么多年之后,那些典籍已经跟不上天下的变化了。

这其中多是一些来自先人的劝解。

说白了,就是让家族子弟保持清醒。

但这又往往是最难的,尤其是对于掌权者而言。

唯有保持时刻的清醒。

才能不至于做出太多错误的决定。

李世民看的十分认真,看着那一代代的人为了顾氏流传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他似乎也渐渐明悟了其中的些许道理。

盛世;

妥协与牺牲.

就是经过了一代代人的努力才造就了今日的一切。

李世民的眼神愈发的坚定。

就在半月之后,他整个人便如同重新活过来了一般,重新恢复到了昔日那种意气风发的状态。

甚至相比于之前整个人的眼神还要更加坚定!

顾煜问李世民想到了什么。

李世民并未多说,只是想请顾煜带他去顾氏祠堂一拜。

若是按照以往——

李世民最多也只会拜一拜那几位石像,最多的也唯有顾琛。

但如今则不然。

李世民认真的行了一次关乎顾氏整体的祭祀,直至最后之时才到了顾琛的石像前,直接跪了下去,语气铿锵的说道:

“今日方知,盛世非天授,乃在人为!”

“世民此生愿持此心,当执三尺剑,开万世太平!”

他在明志!.

——————

“隋末大业十四年,天下离乱。李世民自长安东行,欲拜顾氏,途见:

渭北饿殍塞道,老妇析骸而爨;河东鬻子充饥,枯骨曝于荒野。

及至巨鹿界,忽见:

阡陌井然,耒耜相闻;稚子诵《鹿鸣》于塾,老叟分糜粥于衢。

讼堂无积案;市集有公秤。

后拜顾氏论及天下,又观政三日,阅顾氏典籍半月,于顾琛像前立志曰:

“今观巨鹿,方晓'本固邦宁'乃耕凿功夫。

愿持此心,使九州之民,皆得立于仁政之下!”

——《汉语词典·巨鹿明志》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