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今天下局势想要一战定天下却也仍是不可能。
大宋的实力确实很强。
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正如顾睿的安排出奇制胜强行攻占下了不少的地盘,但随着战事时间不断被拉长,辽军也是渐渐适应了宋军的强度。
并且根据宋军的种种制定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战术。
可谓是将地势运用到了极致。
这确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大宋虽然是有着顾氏,但也不可能将所有人才都收揽于麾下,而这些人便成了影响这一战的契机。
包括西夏。
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西夏的行动完全超出立刻顾睿的预料。
他们并未在顾睿所制定的防线外不断与宋军僵持,而是真正的踏过了西京道,参与了宋辽之间的大战。
而这也确实给大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冷兵器大战其实就是如此。
装备什么都是其次,真正关键的也只有将士们的军心,以及补给上的种种。
大宋军的士气确实十分骇人。
但这也只是刚开始的时候罢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去,纵使是统帅都会厌倦每日的冲杀,就更别说普通将士了。
除此之外,还有那不寻常的气候,北疆的寒冷确实是一个致命的问题,纵使是如今的顾氏也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也终将成为宋军不得不停下来的问题。
隆和三年,十一月。
宋军大营,位于辽国南京道与中京道交界的妫州以北,遥望桑干河。
帐内炭火噼啪,却难驱彻骨寒意。
顾睿放下手中来自各路军的战报,缓步走到悬挂的舆图前,手指划过那已被宋军实际控制的区域。
“这仗,不能再打了。”他又轻叹一声,语气里带着不甘,更多的却是清醒。
话音刚落,副帅刘昌祚第一个站了起来,紧紧盯着顾睿,声音急切:“太傅,何出此言?”
“我军虽苦于严寒,但将士用命,士气未堕!”
“末将手下的儿郎们,手上冻疮累累,仍能握紧刀枪,只等您一声令下!”
“太傅,请再拨我万骑——不,五千足矣!”
“末将愿立军令状,冬至之前,必把耶律仁先的老营搅个天翻地覆!”
他声如洪钟,震得帐顶灰尘簌簌而落。
话还没说完,坐在下首的先锋大将曲珍也猛地推开马札站起。他脸上箭创未愈,因激动更显狰狞:“太傅,末将随种帅一路血战,才夺下这桑干河以南数百里山河!”
“多少好儿郎埋骨于此,怎能轻言后退?”
“辽人已是强弩之末,只要撑过这个冬天,开春必能直捣鸳鸯泊,将其再度纳入我大宋版图!”
“太傅!末将愿为前锋,死战不退!”
“末将也愿往!”
“死战不退!”
“请太傅三思!”
“……”
声声请战之声顷刻间响彻大帐。
即便每一位将领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可眼神中的坚决却清晰可见。
他们不愿放弃。
因为为了这一仗,大宋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
虽然如今已经攻下了不少地方。
但他们却仍是觉着不够。
可顾睿又岂能不懂这个道理呢?
其实在场这些人之中,他才是真正的激进派。
可作为当朝太傅,顾氏家主,他又不得不选择站在大局上考虑。
就算能够重新夺回鸳鸯泊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