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客人(一更)

它似乎迅速意识到强攻无效,转而采取了一种更为迂回的策略,其行为模式类似于一名技艺高超的锁匠,不断更换着虚拟的工具和破解手法,细致地试探着防火墙每一个逻辑接口的防御强度与潜在的反应模式。

它曾模拟过无害的系统更新数据包,伪装过来自内部可信赖硬体的标准握手请求,甚至尝试激活并利用本地民用网络协议栈中那些早已被时代遗忘的古老漏洞。

陈瑜的猩红光学镜头稳定地凝视着主控台上持续滚动的防火墙日志,庞大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落下,被他高效的心智核心瞬间解析与归纳。

他注意到,这个「访客」的入侵策略并非杂乱无章,其行为模式透露出一种经过严格逻辑训练的系统性特质,同时又隐约带着某种超越常规的、近乎非人类的、对数据底层本质的直观理解力。

它的代码结构异常精简而高效,几乎没有冗余的试探步骤,每一次策略变化都精准地指向防火墙构建逻辑中可能存在的理论上的薄弱环节。

「入侵尝试频率稳定,策略叠代周期为平均3.7秒一次。」陈瑜的合成音在空寂的工坊内低语,像是在记录实验数据,「攻击模式显示出对基础网络协议演变的深刻理解,其技术根源可追溯至『初网』构建中期。排除当代公司及常见流窜AI行为模式。」

他的逻辑核心中,「兴趣」变量的权重被微微调高。

这个「客人」并非依靠蛮力或已知漏洞,而是在尝试理解并破解一个完全陌生的防御体系。

记住我们网

这种行为本身,就蕴含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它证明了其背后意识具备强大的学习与适应能力,而非依赖固定攻击模式的低级AI。

陈瑜依然没有采取任何反制措施。他想要看到更多。

这个「客人」的耐心极限是多少?当发现常规手段全部无效后,它会选择放弃,还是采取更激进的策略?

它的最终目标,是工坊内部的某个特定对象,还是试图全面入侵?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这个「样本」的最终评级和处理方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