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了地下实验室的内部结构图,「听」到了田中与下属关于「义体金刚」项目和大卫的加密通讯。
他甚至调取了实验室内部的实时监控,看到了大卫被束缚在医疗床上,身上连接着各种监测设备的画面。
当曼恩小队根据线索展开行动,拦截田中,并与荒坂安保部队交火时,陈瑜的监控网络也随之扩展。
他同时接入并控制了交火区域附近的多个监控节点、民用通讯基站,甚至包括几架在附近空域巡逻的NCPD浮空车的被动传感器数据流。
在他的意识空间中,这些多源信息流被高效整合,形成一个立体的、近乎实时的战场态势图。
他「看」到曼恩小队依托掩体精准还击,「看」到荒坂安保部队的战术调动,「听」到双方加密通讯频道里的指令和呼喊。
这一切,都如同发生在玻璃箱中的蚂蚁争斗,每一个细节都被冷静地记录、分析。
当詹金斯通过中间人渠道接入曼恩小队的通讯时,陈瑜自然也「旁听」了全过程。
他对詹金斯的妥协毫不意外。
公司的逻辑就是趋利避害,在评估了曼恩小队(或者说,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模糊威胁)可能造成的损失与一个技术部主管和失败项目的价值后,选择交换是符合利益最大化的选项。
然而,陈瑜的处理核心几乎在瞬间就推演出了詹金斯此举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他立刻分出一部分算力,加强了对荒坂内部加密通讯通道的监控力度,重点关注日本总部与夜之城分部之间的高频级数据交换。
果然,在交换人质完成后不久,一道标着「最高优先级/总部直令」的加密数据流,直达夜之城荒坂塔顶层的接收端。
陈瑜的入侵程序如同附骨之疽,悄无声息地附着在这道数据流上,同步解码着其中的信息。
数据包内并非直接命令,而是一系列严厉的质询:关于夜之城分部近期接连的「软弱」表现,关于反情报部门在处理「外部威胁」时的「消极」与「无能」,关于詹金斯个人领导能力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