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触手换上极其精细的探针和切割工具,在伺服颅骨的高倍镜引导下,小心翼翼地从特定区域提取了微小的样本。
过程安静而精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尸体的破坏。
样本被送入工坊内集成的微型生物分析仪。
数据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出。
「神经元突触结构异常复杂,树突棘密度极高。观察到大量长期增强效应留下的生理痕迹,显示其生前曾进行过超乎想像强度的学习和记忆活动,」他读取着数据。
「神经递质残留分析发现多种与高级认知功能相关的化学物质浓度异常,尤其是与注意力、工作记忆和创造性思维相关的递质。其代谢通路似乎也经过某种程度的……优化?不,更像是极限使用下的适应性改变。」
「表观遗传标记显示,与神经可塑性和认知功能相关的基因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这种状态通常伴随极端环境刺激或持续的高强度脑力活动,」他得出结论,「他的大脑,直至死亡,似乎都处于一种『全功率运行』的状态。」
陈瑜沉思了片刻。「一个天生为处理信息而生的独特大脑,加上后天极限的使用和开发,最终塑造了这个网络空间的神话,」他对伺服颅骨低语,「其生理基础的价值,远超常规的基因样本。」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那古老的网络接入仓接口上。
「老伙计,尝试连结这个接口。使用最低功率,只读取接口基础信息与可能残留的、非活性的数据痕迹。注意隔离,避免任何潜在的数据风险,」他指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