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数据评估(十更)

「第三阶段注入时出现了小幅异常溢出,这部分能量被白白浪费,毫无意义。」

他略作停顿,仿佛在等待回应,随后又自行接续。

「导流结构必须重新设计,现有的方案太过粗糙,承载不了跨维度级别的能量洪流。」

视线转向另一组空间谐振稳定性的数据。

「谐振频率在维持期间存在周期性衰减,波动幅度超出了模型预测。」

他继续自言自语,镜片微微闪烁。

「是我们的锚定算法精度不足,还是本地空间本身存在某种尚未探明的『湍流』?」

「这个问题不解决,通道的长期稳定就无从谈起。」

最后,他调出曼恩小队成员的生理报告。

「神经电信号在重组阶段出现大规模紊乱,虽可逆转,但恢复耗时过长。」

「这说明现有的生命维持场效果有限。」

他像是向伺服颅骨陈述结论。

「看来单纯的能量护盾还不够。」

「我们得开发一种能同步稳定生物神经网络的技术,或许……可以从灵能抑制器的原理中逆向推演。」

他必须从庞杂的信息中梳理出脉络,识别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与能量损耗点。

将此次宝贵的实践经验,转化为下一次技术叠代的坚实基础。

经过深入分析,陈瑜发现,尽管传送在宏观上取得成功,但能量利用效率远未达到理论最优值。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