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接收战利品(十更)

他的意识如同无形的探针,轻而易举地穿透了军用科技引以为傲的ICE,深入对方那片混乱的记忆区。

无数记忆碎片如同打碎的镜片,折射出严酷的训练、血腥的任务执行过程,以及植入体超负荷运转时带来的阵阵神经剧痛。

陈瑜以一种近乎绝对的冷漠浏览着这些碎片,精准地筛选出有价值的技术参数和战斗记录,对于那些属于「个人」的情感波动与痛苦体验,则直接无视。

扫描数据快速构建出莫厄尔身体的详细三维模型,每一个植入体的精确位置、具体型号和实时的能量流动路径都被清晰地标注出来。

分析结果显示,她搭载了实验级的「斯安威斯坦」型神经驱动系统,版本号为5.4b,在极限加速状态下,神经元信号延迟可以压制在0.08秒以下,但其冷却周期过长,连续使用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巨大的负荷。

左前臂植入的「单分子线」,其发射机制显得相当粗糙,导致有效射程和打击精度都低于标准水平。

她体内现有的强化肌腱与合金骨骼结构,虽然提供了基础的力量与机动性提升,但能量传递效率颇为低下,存在大约百分之十七点三的无谓损耗。

而那对名为「夜鸦」的螳螂刀,其高频震动模式尚属合格,但材质本身的韧性与能量传导涂层存在明显缺陷,很容易引发金属疲劳。

「整体评价:」陈瑜的合成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判定语气,「这只是一个将各种实验室级别的部件强行堆砌起来的产物,系统整合度低下,设计理念充斥着短视与功利,并且对载体本身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持续性损害。

其实际的作战效能,远远低于理论预期。」

在他的认知体系里,源自战锤宇宙的机械教科技树,或许在外观上显得粗糙、甚至透着一股原始的野蛮感,但其内在的运行原理、对材料科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能量与物质本质的掌控,都远非这个世界的技术水平所能企及。

而这个赛博朋克世界的义体技术,更像是在未知领域内的盲目摸索和急功近利的粗暴应用,处处充满了技术上的陷阱与缺陷。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