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远谈不上清新,但至少不再像过去那样令人窒息。
这座城市的感官体验正在被重新定义,一种经过计算的秩序正在重塑着它的每一个角落。
他走进临时工坊,伺服颅骨立刻从待机状态激活,开始接管这座临时的住所与工坊。
伊格尼丝指挥着近卫军在建筑外围建立起严密的警戒圈。
陈瑜站在临时的主控台前,连接上了城市管理系统的数据流。
庞大的信息如同温顺的河流般涌入他的处理核心——能源消耗曲线、交通流量统计、工作岗位匹配率、基础物资配给情况、犯罪事件报告、公共卫生数据……
一切都在按照他设定的「贡献-保障」模型运行。
效率指标在稳步提升,混乱被有效压制。
但他也看到了数据之下隐藏的东西。
居民满意度调查(虽然这种调查在新体系下意义有限)显示普遍性的紧张和压抑。
某些非必要消费品的流通量急剧下降,表明人们在生存保障之外,主动选择的余地被压缩。
一些边缘区域的传感器偶尔会传回异常的能源波动或短暂的通讯干扰,暗示着暗处仍有不甘完全屈服的活动。
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