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借据
郭府如今才是开封的权力中枢,求见的官员将领排队排到了大相国寺。
府门是那旧木门重新安上,但气势森严,十分慑人。
老潘、秾没做好心理准备,连忙整理衣服,走路僵得同手同脚。
萧弈不排队,上前,向门房表示要找郭三郎。
“是萧将军?”
“你认得我?”
“将军里面请,廊庑稍待。”
“我只是来找三郎。”
“请。”
进了郭府,环顾看去,前庭的血迹已经清洗干净,耳畔却似乎回荡着郭侗那一句“闯门者死”。
府上也在治丧,但非常低调,没有挂丧帷,以免影响到国事……不,萧弈再一想,郭威该是不愿把满门被杀的惨案作为博取同情的工具。
毕竟是武将之家,丧事在心,不在形。
老潘、秾颇不安,眼珠子都不知往哪儿放。
在邺都节帅府、在皇宫,都没见他们这般局促过。
“将军,外面的官员都在盯着你看哩……”
很快,迎出一个中年男子,身量中等,方脸,留着整齐短髯,双目有神。
“在下王朴,字文伯,东平人氏,忝任节度使府中门使,敢问足下可是萧将军?”
“先生有礼了。”
“哈哈。”王朴朗声大笑,道:“我与萧郎际遇相同,神交已久啊。今秋我进士及第,为太傅杨公府记室,见先帝任用李业,而杨公与将相交恶,知必有大祸,劝说无用,秋末我便辞别杨公东归,躲过一劫。你我是同遭变乱,侥幸得活啊。”
萧弈方知王朴是杨邠的门客,与自己这史府奴婢,却有相似际遇。
“先生神机妙算、洞悉祸福,有远见,实经天纬地之才。”
“那将军便是身手不凡、且有急智。”
两人相视而笑。
王朴道:“听闻将军昨日又擒苏逢吉,屡立奇功,可谓了得。今日莫非有事向明公启禀?”
“不敢打搅大帅,我来找三郎。”
“请。”
萧弈遂把老潘、秾留在廊下,随王朴走向后堂。
他猜想,怕不是郭信又惹了什么大祸,正在跪祠堂。
入堂,一人坐在那儿,穿着一身素色襕袍,竟是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