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仪卫

李太后眼中似有诧异一闪而过,很快恢复了掌权者的喜怒不形于色,道:“官家终究是被这些谄媚弄臣害了啊。”

安皇后配合地哭了两声。

演技一般,看样子,她也不打算再仔细雕琢以把皇后扮演好。

萧弈道:“逝者流水归海,生者孤舟行江,几个弄臣不过江面浮萍,太后不必介怀。”

“一场风云,炼出了你这枚真金啊。”

李太后夸了一句场面话,挥挥手,让萧弈站到殿门侧护卫。

约摸半个时辰,宫人刚扫了石阶上的雪,冯道带着文官队伍到了。

他身披丧服,手中拄着铜木丧杖,缓步入殿,对着灵柩三次叩首,站到了东侧文臣首班的位置。

不多时,郭威率一众武将到了,披甲,简单罩了件丧袍,如同披风,气势雄壮。

确实失了臣礼,但他满门身死都还没治丧。

“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还望恕罪。”

依制,郭威本应在西首勋臣班,可他说罢,却走向东首,往冯道所在的位置走去。

他龙行虎步,甲叶铿锵作响,每近一步,文官队列就紧张一分。

萧弈目光看去,只觉冯道一个枯瘦老儿,在郭威气势的压迫之下,像是巨浪下的一叶孤舟,随时要被拍散。

就在他以为郭威要强占首班时,郭威停下,向冯道郑重行礼。

“冯公,今朝局未稳,某虽掌兵权,于礼制政务却多有不明,还赖你居中调和。”

萧弈一扫王峻、王殷等人的表情,只见武将们皆是目光灼灼盯着冯道,似在逼他赶紧臣服。

但,冯道非旦不避,连扶都没扶郭威,微微颔首,双手仍扶着铜木丧杖,坦然受礼,缓缓道:“先帝丧仪,关乎国体,老朽忝为文臣之首,自当尽这‘最后一份力’。”

“冯公为国操持,某敬服。”

郭威竟就此垂手,站到了西首。

瞬间,文官们明显舒了一口长气,郭威身后武将一部分面露不忿,局面却有种微妙的平静。

能让武夫们忍耐不发,极不容易。

一个照面间的交锋,萧弈揣度着冯道的分寸、郭威的格局,暗忖这恐怕是试探,也是定一个“文辅武治”的基调,对当世风气多少有所改变。

从重兵锁城、分层布防,到卖粮抑价、重斟旧案,再到今日参加国丧、尊重冯道,至少在萧弈眼里,郭威承接权力的过程非常稳健,与史弘肇形成鲜明的对比。

简单的奠仪之后,很快,到了殿议的关键。

“诸卿。”

李太后开口,声音轻柔哀婉,却传遍大殿。

“国家遭此不幸,神器不可一日无主,当于‘诸刘’中择贤而立,以安社稷……请百官共议吧。”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